第11章 待东风(2 / 2)

他能做的,只有这么多!

用这惊鸿一瞥的“天象异兆”,在诸葛亮心中那关于风向的天平上,投下一颗指向“巨变”的砝码!

诸葛亮缓缓收回目光,羽扇依旧轻摇,脸上波澜不惊,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。

对周瑜和鲁肃道:“子敬兄所言甚是,此云形如钩卷,古称‘钩卷云’,确为罕见。至于其意……天机难测,或许只是风势激荡所致,不足为凭。”

然而,陈到站在他身后,却清晰地看到,诸葛亮那只握着羽扇的手,在宽大的袖袍掩盖下,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!

方才因那奇异云纹掀起的惊涛,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,已化作一片冰封的、充满决断的寒潭!

诸葛亮心中那盘关于风、关于火、关于天下的大棋,落子的时机,已然清晰!

返回刘备营寨的路上,诸葛亮与陈到并辔而行。

诸葛亮目视前方,仿佛随意闲聊:“叔至今日所见云象,颇为奇特。卷云常有,然形如钩旋,纹带涡意者,亮亦是首见。汝……对天象亦有涉猎?”

陈到心头一凛,知道这是试探。

他恭敬答道:“回先生,末将粗鄙武夫,岂敢言通晓天象。

只是幼时随家父行商,常走水路。家父教导,行船需看风看云。

方才那云纹,曾在家乡冬日一场剧变大风前见过一次,形态极其相似,故而惊疑。纯属巧合,让先生见笑了。”

他编了个合情合理的理由,将“知识”来源推给“行商经验”和“偶然”。

诸葛亮沉默片刻,夜风中,只有马蹄踏在冻土上的嘚嘚声。

良久,他才缓缓开口,声音飘渺如烟,却字字落在陈到心上:

“天意从来高难问。然,见微知着,观云察风,亦是智者之道。今日所见,无论巧合与否,皆为警醒。大战在即,万事皆需……慎之又慎。”

诸葛亮没有点破,但那份心照不宣的意味,已然明了。

陈到的暗示,他收到了!

并且,将其纳入了自己那精密如星辰运转的谋划之中!

陈到心中巨石落地,同时涌起一股寒意。

在诸葛亮这样的智者面前,任何小聪明都无所遁形。

他庆幸自己选择了最谨慎的方式。

“先生教诲,末将铭记于心!”

回到营寨,气氛更加紧张。

曹军水寨的灯火如同燎原之火,映红了半边江天。

战鼓声隐隐传来,刘备军上下,弥漫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悲壮。

陈到巡营。

他的亲卫营驻扎在靠近江岸的突出部,承担着警戒和可能的断后任务。

士兵们沉默地擦拭着兵器,检查着弓弩,无人说话,空气中只有金属摩擦的冰冷声响。

队列依旧齐整,眼神却比往日更加凝重。

长坂坡的阴影尚未散去,更大的风暴已在眼前。

“将军,”王平低声汇报,“东吴那边……似乎有异动。巡江哨船增多,且……似乎在秘密装载引火之物。”

他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安。

火攻是绝密,但瞒不过有心人,尤其是负责警戒的他们。

陈到点点头,目光投向黑暗中对岸那片无边无际的灯火:“知道了。约束好儿郎们,没有命令,不许擅动一兵一卒。尤其是……不许与东吴巡哨发生任何冲突!”

他深知此刻联盟的脆弱,任何火星都可能引爆。

然而,怕什么来什么。

深夜,江雾渐起。

一队东吴的巡哨小船,因浓雾偏离了航线,误闯了刘备军亲卫营负责警戒的水域。

亲卫营的哨兵立刻发出警告。

“前方船只!立刻停船!报上番号!”

东吴小船似乎也有些慌乱,试图转向,却因操作仓促,船身猛地撞上了亲卫营设在浅水区的暗桩!

小船剧烈摇晃,船上东吴水兵骂骂咧咧。

亲卫营负责这片水域的什长牛二,本就神经紧绷,见对方不听警告还撞了己方工事,顿时火冒三丈,带着几个兄弟划着小船就围了上去。

“直娘贼!耳朵聋了?!让你们停船没听见?撞了老子的桩子,赔钱!”

牛二的大嗓门在寂静的江面上格外刺耳。

东吴水兵也不是善茬,仗着是东道主,反唇相讥:“放屁!这江面是你家的?老子爱往哪开往哪开!几个破木桩,撞了又怎样?!”

双方火药味瞬间浓烈,推搡叫骂,小船在水面上晃荡,眼看就要动手!

“住手!”一声冷喝如同冰水浇头!

陈到带着王平,乘船及时赶到!他脸色铁青,目光如电扫过双方。

“列队!”陈到对着自己那几条小船上的亲卫厉喝。

“刷!”十几名亲卫,条件反射般地挺直腰板,在小船狭小的空间里,硬是排出了整齐的队列!

长矛前指,瞬间爆发的纪律性和压迫感,让原本气焰嚣张的东吴水兵瞬间哑火,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,握紧了手中的兵器,眼神惊疑不定。

陈到看都没看牛二,冰冷的眼神直接刺向东吴领队的军吏。

“此乃我军防区,有明哨暗桩。贵部船只擅闯,撞击工事,意欲何为?可是奉了周都督将令,来此挑衅?”

陈到声音不高,却字字诛心,直接把事件定性为“擅闯防区”和“可能挑衅”,扣了个大帽子。

东吴军吏被陈到的气势和亲卫那整齐森然的队列镇住,又听对方抬出周瑜,顿时冷汗下来了:“误……误会!大雾迷航!纯属误会!我等这就离开!这就离开!”

说完,连忙喝令手下调转船头,仓皇离去,再不敢多言。

一场可能引发联盟破裂的火星,被陈到以强硬而守矩的姿态,瞬间掐灭。

牛二等人看着仓皇逃走的东吴船,再看看陈到冰冷的侧脸和身边沉默如铁的兄弟,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,平日那枯燥到极致的队列训练和纪律约束,在关键时刻,竟有如此强大的威慑力!

这比砍杀几个人,更能震慑场面!

“滚回去!各领五鞭!再有下次,军法从事!”

陈到对着牛二等人低吼。

牛二等人噤若寒蝉,不敢有丝毫怨言。

处理完冲突,陈到独自一人,按刀伫立在冰冷的江岸边。

浓雾锁江,对岸曹营的灯火在雾中化作一片朦胧而巨大的血色光晕,如同蛰伏的洪荒巨兽。

凛冽的北风依旧呼啸,吹得他甲胄冰凉。

他望向诸葛亮的营帐方向,那里灯火通明。

此刻那位卧龙先生,必定在推演星盘,计算着每一个时辰的变化,等待着那足以焚尽八百里连营的……东南风起!

而他陈到,那颗关于奇异卷云的种子,已然种下。

江风呜咽,战鼓低沉。

赤壁的前夜,寂静得令人窒息。

烈火在黑暗中酝酿,东风在九霄之外蓄势。

陈到握紧了刀柄,感受着这大战前令人心悸的宁静。

这个只有他知道,当风起时,这长江,将化作一片燃烧的血海。

而他,和他那支初具雏形的亲卫,将在这滔天烈焰中,迎来真正的淬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