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 初见柳如是(2 / 2)

“如今这江南......”

徐佛拨弄了一下香炉里的灰,语气带着一丝沉重:“表面花团锦簇,实则危机暗藏,水患频繁,丝价不稳,官府催科急如星火,更有那等豪强,勾结胥吏,强买强卖,侵吞小户生计。妾身这归家院,看似超然,却也如浮萍,需得时时留意风向。”

她话锋一转,看向江祈年,目光锐利了几分:“公子气度非凡,见识广博,不知有何高见?”

“高见不敢当。”

江祈年摇摇头:“这些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,大明之所以会变成如此,在于万历长期怠政导致党争不息,还有土地兼并严重、赋税失衡,甚至......”

他顿了顿,还是继续说道:“还碰上了小冰河期,引发了各种天灾,关外有强族崛起,虎视眈眈......”

徐佛听得美目圆睁,手中的茶杯都忘了放下。

她接触过无数才子名士,或清谈玄理,或吟风弄月,或热衷功名,却从未有人看的如此广、如此深。

“公子高论,真如醍醐灌顶!”

徐佛放下茶杯,目光灼灼地盯着江祈年:“初见时,妾身便觉公子见识超凡,气度绝伦,不似此间浮华中人。方才公子一言,虽有些放肆,但角度新奇,眼界广袤,更是令妾身如醍醐灌顶......”

说着,她小心试探道:“敢问公子......究竟是何方高人?”

她是真的十分好奇。

初见时,她就感觉江祈年有种超出这个世界的出尘之感,此番言论后,这种感觉更加深刻了。

江祈年闻言,眸子里闪过一丝深思:“不过一介旅人罢了......或许也想留下点痕迹。”

一介旅人?

徐佛顿觉江祈年更加飘渺,明明就在身前,但两人仿佛隔了无数距离。

不过,她也知趣地不再追问。

茶过三巡,徐佛起身道:“园中景致尚可一观,妾身陪公子走走?也看看那些不成器的丫头们可有长进。”

江祈年欣然应允。

徐佛引他穿过回廊,来到一处临水的书斋。

还未走近,便听到一阵清越悠扬的古筝声,时而如高山流水,时而如珠落玉盘,技法虽显稚嫩,但旋律中竟透着一股难言的灵气。

步入书斋,只见几个年龄不一的女孩子正在习艺。

有的抚琴,有的临帖,有的对弈。

徐佛轻声道:“这些都是妾身收留或买下的孤女,资质尚可,教她们些诗书琴画,若能学有所成,将来或可觅得一二良人,做个清客,或是被哪家高门聘为西席,总好过流落街头,身似浮萍。”

江祈年目光扫过,被窗边一个执笔习字的小女孩吸引住了。

“那是杨爱。”

徐佛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语气带着明显的赞许,“这孩子天资聪颖,过目不忘,尤爱诗词书画。上月教她王摩诘的五言,她竟能依韵和出几句,虽平仄未工,意境却已有三分超脱稚气的灵秀。”

“杨爱?”

江祈年眉头微挑。

他自从在金陵遇到徐佛后,就仔细回忆了一下柳如是的生平。

记得她在年幼时,好像就叫杨爱。

所以......眼前这个小女孩儿就是幼年柳如是了?

江祈年细看了几眼,发现她年纪虽小,但眉眼间却已初露秀色,尤其一双眸子,清澈明亮,透着远超同龄人的沉静与专注。

“看来公子也比较看好她?”

......也?

江祈年敏锐的抓住了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