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允明默默地将水囊递过来,看着她的伤腿,眉头紧锁:“再坚持一下,前面快到楚州地界,那里情况复杂,或许能找到更安全的地方。”
就在这时,前方路上传来一阵喧哗和哭喊声。众人立刻警惕起来。
只见一队蒙古骑兵押解着几十个被绳索串联在一起的青壮男子,正骂骂咧咧地走来。那些男子个个面黄肌瘦,衣衫褴褛,脸上带着麻木或恐惧的神情。
“是抓夫子!”老疤低骂一声,“妈的,肯定是送去修城或者运粮的!快躲起来!”
众人连忙缩身到土坡和灌木丛后。
骑兵队伍从不远处经过,鞭子抽打在人身上的噼啪声、蒙古兵的呵斥声、夫子的哀嚎求饶声,清晰地传来。
“都他妈快点!误了修筑楚州城防的工期,把你们全扔进淮河里喂鱼!”
楚州城防?江疏影心中凛然。蒙古人在加紧修筑楚州的防御工事!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在海上发动进攻,更准备在陆上依托淮河防线,步步为营,向南推进!
这情报,与她怀中的边防草图、登州所见的不明舰队联系起来,勾勒出一幅更加清晰、也更加可怕的南侵蓝图!
骑兵和夫子队伍渐渐远去,只留下飞扬的尘土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血腥味。
“看到了吧?”老疤从灌木后钻出来,拍了拍身上的土,脸色难看,“这世道,能活着就不错了。赶紧走吧,天黑前得赶到前边的落脚点。”
众人再次上路,气氛更加压抑。历史的悲剧仿佛在眼前重演,只是角色换成了蒙古人与宋人。浮山堰的废墟像一个巨大的隐喻,警示着决策的失误可能带来的毁灭,而现实中蒙古人的紧逼,则让这份警示显得如此迫在眉睫。
江疏影拄着拐杖,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尘埃和现实的荆棘上。腿上的疼痛依旧,但一种更深的焦虑灼烧着她的内心。
必须尽快将情报送回去!必须阻止,或者至少延缓这场即将到来的、可能比浮山堰决堤更加可怕的灾难!
她看了一眼走在前方、背负着最重盐包和无形压力的沈允明,又看了看身边沉默却坚定的阿阮。
前路未知,危机四伏。但肩上的责任,让她无法停下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