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,换作老院长一声长叹。
是啊,就是这样。
他们在汉东还算有点能力,
可再往上,就使不上力了……
要知道,决定赵立春结局的,
是上面,不是汉东。
光凭沙瑞金,借他个胆子也不敢动。
但要是京城有人出手,那就不一样了。
这些,两人都心知肚明,
却无可奈何,这才是最悲哀的。
可又能怎样?这是上层的意志。
“这的沙瑞金,真不讲究。
要是当初你老师上去了该多好。”
一旁站着倒茶的陈清泉,
听见老院长这句话,吓得手一抖,
杯子里的水都洒在了桌上。
他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敢说的人,
老院长真是个猛人。
老院长没好气地瞪了陈清泉一眼,没说话。
祁同伟却从陈清泉的包里取出一份文件,
递了过去。
“您看看这个,是境外发生的恶性案件,
九个罪犯全被判了枪决,
京城那边已经同意了。
市里中院不敢开庭,
只能来找您了。
您先过目。”
老院长接过文件,听着祁同伟的话,
又朝陈清泉瞪了一眼,自言自语道:
“中院待得好好的,去什么检察院?
我真想不通,不然哪会这样……”
“你不就处理好了,何必再麻烦同伟跑一趟。”
说着便翻开文件,老院长虽已年迈,却对案件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度。
他隐约察觉到其中暗藏的深意——国家的意志,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的变化里。
这份文件正是最好的证明。
最明显的,是其中态度的转变。
九个外籍人士的,祁同伟竟敢提出申请,最高检也真的批准了。
这一切都显得不太真实。
这绝非小事。
国内几十年来未曾有过如此判决,即便在全世界也属罕见。
京城竟会同意,实在引人深思。
“同伟,你这下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。
这案子一旦判了,我一生的声誉可就全押在上面了。”
祁同伟心知肚明,这样的判决必将承受巨大压力。
九人同时处决,在崇尚和平的国度出现,无疑是一个信号——象征着某种态度的转变。
而发出这个信号的人,必将面对舆论的漩涡。
那九人死不足惜,但作出判决的人,处境就大不相同了。
祁同伟当然明白其中的难处,却仍笑道:“老院长,您不是让我别客气吗?我这可半点没跟您客气。”
老院长闻言撇了撇嘴。
客套话谁当真谁傻,眼前的祁同伟可不像是糊涂人。
他没好气地瞪了祁同伟一眼:“我这把老骨头还有什么好怕的?九个,判就判。
当年集中执行时,我还亲自到场监督过,这算什么。”
祁同伟立即竖起大拇指,满脸钦佩。
这时老院长目光一闪,正色道:“同伟,你身为政法书记,我不求别的,只盼你能善待那些年轻人们。”
“我就只有这一个愿望。”
祁同伟神色一凝,话哽在喉间,欲言又止。
忽然间,他想起十几年前——老院长为他举行仪式时的目光,与此刻如出一辙。
祁同伟沉默着点了点头。
老院长看见他的神情,格外满意,随后摆了摆手。
见祁同伟仍坐着不动,老院长正要开口,却见祁同伟目光转向陈清泉,依旧不语。
老头子不禁一笑。
“知道了,你去忙吧。”
祁同伟松了口气,道谢后转身离开。
陈清泉正要跟上,坐在办公椅上的老院长却开口:
“小泉子,你去哪儿?”
他身形一僵,停在门口,慢慢关上门。
然后堆起笑脸,殷勤地走到老院长身边。
老院长虽神情嫌弃,却郑重地看向陈清泉,认真说道:
“别回检察院了,留下来做我的副手。”
陈清泉如闻天籁。
走出高院,祁同伟径直前往检察院。
陈清泉的人事安排,自然需要告知钟小艾。
但这段日子,两人没什么往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