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(1 / 2)

汉东的一切,上面都密切关注着。

此时必须果断,否则得不偿失。

这些道理祁同伟自然明白。

他早前与陈海说的那些话,也正因如此。

对于继任者的人选,他已反复思量许久。

但心里仍有犹豫,所以当高育良问起时,他早有准备。

“老师,这事我仔细考虑过了。”

“厅长这个位置,已经走到头了。”

“警服虽舍不得,也不得不放弃。”

“现实如此,别无他法。”

“公安部没有机会,我就只能在汉东发展。”

“这个节骨眼上,必须做出取舍。”

“当然,我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。”

“厅长可以交出去。”

“但若没有副书记的位置,我不会挪动。”

祁同伟语气中带着几分傲气。

这原也是他为自己规划的路径——走的就是高育良的老路。

当年高育良凭借遍布汉东的门生故旧,成了名副其实的三把手。

在书记空缺期间,甚至力压专职副书记,成为临时一把手。

这种情况在全国都极为罕见。

对别人来说,复制几乎不可能。

但祁同伟不同。

他是谁?

他是高育良的大弟子,汉大帮的缔造者。

有这些光环加持,一旦加上副书记职务,无疑将成为第二个高育良。

更何况高育良尚未退休,仍在省长任上。

祁同伟在高育良主政的年代里,完全有机会复制他的路径。

如今这趋势已难以阻挡。

沙瑞金或许在赌,赌祁同伟成不了第二个高育良。

但他没想到的是,祁同伟并不想成为第二个高育良。

然而,对于担任政法书记的祁同伟来说,压力同样可以给到位。

尤其是如今检察院由钟小艾主持。

公安厅更不用说,几乎就是祁同伟的自家地盘。

他说一不二,谁也没法在他担任政法书记期间,让公安厅改姓他人。

关键岗位的任命,都必须经过祁同伟点头。

法院方面,祁同伟也早有布局。

不久之后,整个汉东的政法系统,

都将处于祁同伟的掌控之中,甚至比当年高育良时期更严密,

这是他自信的来源。

高育良听了祁同伟的话,轻轻一笑。

“按照沙瑞金的打算,这个副书记职位应该会给你,

否则,他也动不了你的位置。

当初我离任时,还空出一个副书记的位子,

一直悬着,就是在等安排。

现在这个时候,必然是你接任。

只是公安厅长这个位置,有些棘手。

你培养的那两个人,怕是都难上去。

赵东来和那位常务副厅长,沙瑞金估计都不会同意。

我甚至担心,他会把侯亮平提出来,

往你队伍里掺沙子,也不是不可能。”

听到侯亮平的名字,祁同伟只是不屑地笑了笑。

在他眼里,这算不上什么威胁。

侯亮平这个人,表面强硬,实则软弱。

如果他当初在汉东一步步成长起来,或许还会被祁同伟看在眼里。

但如今,祁同伟根本不屑一顾。

既然能把侯亮平安排到作协闲置,就不怕他再被启用。

不过这人成事不足、败事有余,如果真的乱来,

还是有点让人不放心。

祁同伟笑了笑说:

“侯亮平?老师您多虑了。

就算沙瑞金硬推他,他也上不去。

公安厅长还要向部里汇报,不单是地方行政序列的事。

现在的陈部长,还欠我一个人情。

我要是反对,他也不会同意。

所以这事不用担心。

至于我培养的两个人上不去,也无所谓。

我还有一个人选,绝对合适。

沙瑞金也无话可说。”

听了祁同伟这番话,高育良有些惊讶。

连沙瑞金都没话说,这可就不简单了。

要知道,现在的沙瑞金是一把手,

要堵住他的嘴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这个入选必须兼顾各方利益。

注意到祁同伟的神情,高育良也生出几分好奇。

“到底是谁?还跟我卖关子。”

祁同伟笑了笑,随即回答:

“检察院副检察长,陈海!”

高育良一听,眼睛顿时亮了。

陈海,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。

首先,他是高育良的学生,

又是祁同伟的兄弟,这一点完全没问题。

再者,他的资历也足够。

目前是正厅级别,平调不成问题。

至于副部,这也可以成为牵制他的一个手段。

这一点非常关键。

而陈岩石与沙瑞金的关系,更让沙瑞金难以拒绝这项任命。

这个选择确实恰到好处。

此时,高育良看向祁同伟的目光中,

带着明显的满意。

这样的政治思路,

开阔而深远,几乎继承了他的真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