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(1 / 2)

高育良这次讲话,和以往不同。

没有一堆官话套话,句句落到实处。

这番话情真意切,发自肺腑。

在座的多半都是高育良的学生,

对这段话感受尤其深刻。

如今坐在这里的他们,早已不是当年青涩的学生,

每个人都清楚,现在的高育良,

不光是他们的老师,更是汉东省的省长。

他本可以下命令,却选择以理服人、以情动人。

那份责之深、情之切,溢于言表。

特别是关于侯亮平的部分,

高育良语气虽然平静,

但在场的人都隐约听出了他话音中的颤抖——那是难以伪装的痛心。

此刻坐在台上的,不是高高在上的省长,

而是一位苦口婆心的师长。

二十多年前,正是这位老师对他们循循善诱、谆谆教诲。

这一份情,无声地在每个人心头蔓延。

不仅是台下的检察官们,台上的钟小艾与祁同伟,

也被高育良一番话触动心弦,眼眶微酸。

老高这般感染力,实在难有人及。

见氛围已至,高育良适时收住话语,

将现场交还主角,随即说道:

“接下来,请我们的检察长钟小艾同志介绍情况。”

话音一落,全场检察官纷纷响应,

掌声再度扬起,

虽不及先前雷动,却也整齐热烈。

钟小艾并未在意,目光环视会场,开口道:

“我是钟小艾,你们的新任检察长。

和在座许多人一样,我也毕业于汉东政法,

但我的工作一直集中在。

这里,有我的师兄师姐,也有师弟师妹,

看到你们成才,我由衷为老师感到欣慰,

也为汉东政法系感到骄傲——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荣耀。

其实我未曾想过会再次回到汉东。

上一次来,是以督导组副组长的身份巡视工作,

在祁书记的配合下,我们侦破了一起大案,

将一名副省级官员带回了京城。

我未曾预料,汉东竟藏有如此重案,

仅现金就涉及两亿,

可见其影响之深、遗毒之广。

那次经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,

也让我萌生重返汉东的念头。

这一次,老师给予我机会,

担任检察长,我原本满怀期待。

汉东检察院里,有我许多同学,

但真正来到这里,说实话,却有些失望。”

钟小艾语锋一转,全场霎时寂静,

几乎落针可闻。

这一转折,令在场众人心头一紧。

多数人已知她在反贪局发火之事,

但仍有人不明所以,面露忐忑。

钟小艾要的正是这般反应,她继续道:

“下车伊始,我便注意到一些工作风貌。

检察院的高层之中,竟有人留着型男般的胡须,

蓄须明志——在京城我从未见过这般情形。

除了公安部的特勤人员,

我还没听说谁的胡须能留出‘审美标准’。

实在令人大开眼界。

我记得检察院的内部条例中……”

“陈副院长,我记得规章制度里确实有这么一条,对吧?”

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陈海身上。

陈海在检察院工作多年,还是头一回遇到如此难堪的场面。

他标志性的小胡子,早已成为检察院里人尽皆知的个人特征。

当初季检察长多次提醒,他都置若罔闻。

后来连季检察长也不再过问,其他人自然更不会多管闲事。

就连高育良书记也曾暗示过,却被他用玩笑话搪塞过去。

没想到今天,这个保留多年的习惯竟被新任检察长钟小艾当众点名。

年过四十的他,被这么突然一问,顿时有些手足无措。

正当他准备开口解释时,身旁的祁同伟不动声色地轻轻踢了他一下。

陈海立刻会意——钟小艾这是在立威。

若是此时冒然顶撞,往后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。

在体制内得罪新任领导,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。

他涨红着脸,规规矩矩地回答:“检察长,内务条例确实规定,不允许蓄须。”说完,向祁同伟投去感激的一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