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 苦恼(1 / 2)

这不是沈连宝在吹嘘,而是沈国平当初就是这么告诉他的。

不过这也是沈国平的一个托词,他可不想谁都找上门来,所以干脆说这苞米种很稀缺,借着父亲的口说出去,这个场景沈国平也早有预料。

第一个找上门来的忽然便是张村长。

他来沈家,刚好是在晚饭后,这时候基本大家都在吃饭,为了不让那么多人知道,他没有去小卖店,而是来到沈家老房子这边。

刚好吃完饭的沈连宝在老房子这屋里喝茶水。

“村长来啦?快坐,喝点茶水!”

沈连宝喝茶的时候,喜欢在茶水里面放白糖,这样就是糖茶。

“加点白糖不?”

张村长赶紧拒绝:“不用不用,我不爱喝糖水。”

端起茶缸子,喝了两口,张村长便跟沈连宝唠起家常,说着说着,他便把话题引到今年沈家的收成上。

主要,从老房子东屋的后窗户,可以直接看到后园子里的苞米楼子。

“我听说村里都传遍了,你家的苞米能打三万斤?”

沈连宝笑呵呵的回道:“现在估摸着,应该有三万多斤,但是等到收公粮和农业税的时候,估计会掉不少份量。”

“你这苞米楼子整的挺好。”张村长夸奖着。

“是我家老大非要搭的,按我的想法,这东西费时费力,没啥用。”

张村长正色道:“那可不是,我听说你家苞米楼子怕苞米捂了。”

东北话所谓的捂了,意思是变质,发霉长毛。

“是是,当时我家老大也是这个说法,我寻思也用不了多少东西,干脆就按他的说法搭了一个,现在看起来,确实挺不错。”

沈连宝说这句话的时候,满脸都是笑意,这笑容里面不仅有对丰收的喜悦,还有对自己听取儿子意见,未雨绸缪的欣慰。

“嗯,来年我家也得撘一个。”

张村长深以为然,他觉得,沈国平就是沈家起势的关键点,所以,他决定要跟随沈国平的脚步走。

“你家的苞米种是国平从市里弄回来的,是吧?”

张村长这才说到关键点,沈连宝一听他这句话,便知道对方的来意。

于是他点头道:“是啊,开春前,我家老大从市里买回来不少苞米种,说是新品种,高产,当时我还不信呢。后来还是我媳妇拍板,说是这苞米种既然是从农业大学那边弄回来的,就算不能高产多少,也比自己家的苞米种强,所以我家就这么种了。”

喝了一口甜甜的茶水,沈连宝接着道:“当时我寻思,种了就种了吧,也没想着能多收多少苞米,后来到秋收之前,东院李景龙来找我,说是我家的苞米棒子特别大,我过去一看,还真是,比他家的苞米棒子长一半呢,苞米粒也不小,这不,这事慢慢就传开了。”

“那你家的苞米今年不能都卖了吧?给我家留点种,我来年种点试试。”

“这个,我家老大说,这苞米好像是什么杂交品种,只能种一年,来年再种的话,不长苞米粒。”

“啊?还有这种说法?”张村长顿时傻眼,他本以为,像之前那样,直接留种然后来年种,却没想到还有这种说法。

“是的,我家老大说,要是来年还想种这种高产的,要去农业大学那边找新的种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