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!你别走太远,要是迷路的话,就跟人打听一下。”
叮嘱了沈国平几句后,杨德忠将家里的备用钥匙拿出来一把,递给沈国平,洗澡的事情被他抛在脑后,穿着背心裤衩,上床盖上被子,不到三分钟,呼噜声便响起来了。
“这睡眠速度,真是让人羡慕。”
如此快速的睡眠速度,是沈国平一直都想要却达不到的。
老姨夫的家里面摆设很简单,在大床的床尾有一个大衣柜,而在床的上方还有一排镶嵌在墙壁上的吊柜,加上床底的空间,基本就是这件房子里所有储存衣服和被子的空间。
而其他的一些日用品,放在了门口走廊上方的一个吊柜里,这个吊柜的空间还挺大,但是无论是放东西还是拿东西,都不方便。
为了不打扰老姨夫杨德忠睡觉,沈国平将卧室门轻轻关闭,来到小餐厅里面坐下。
这里有一张不大的折叠桌,还有两张木头椅子。
椅子在沈国平坐下的时候,发出一声嘎吱声,沈国平赶紧把动作放缓,以免将这个坐起来有点晃悠的椅子坐坏了。
歇了一会儿,沈国平起身,准备出门去溜达溜达。
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市里,他不能只买几个盆子回家,盆子在他上楼的时候,被收进空间里面了,马路上面人来人往,根本没有给沈国平收东西的地方,好在楼道里面没人,不然他连肉和豆油恐怕都拿不出来了。
穿好衣服下楼,沈国平直接奔地质宫的方向走去。
地质宫可是春城市大大有名的地方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,当年末代皇帝溥仪在微茫皇宫居住,地质宫曾经被计划建设新的宫廷,用来让溥仪居住。
前期的规划很好,规模很大,但是因为规模大,耗资也多,在完成地下部分的建筑后,太平洋战争爆发,小鬼子财力不足,因此在1943年,这个新皇宫的项目被叫停,地上部分一点没动。
小鬼子也没想到,自己最后竟然没能够在华夏大地上站住脚,灰溜溜的投降退回他们自己的岛上后,这里便成为了烂尾工程。
建国后,国家地质部与春城市政府经过一番商议,决定在已有的地基基础工程上面,建设一幢东北地质学院的教学楼,1954年,这座名为“地质宫”的教学楼落成。
后来,东北地质学院并入吉大,这座地质宫也变成了地质博物馆,一般时候,还不对外开放,不过沈国平记得,在2023年的时候,东北旅游热忽然兴起,地质宫博物馆便再一次开放,但他并没有进去看过。
哪怕沈国平后来一直生活在春城市里,他也并不热衷于去这些地方,那伪满皇宫就是一个例子,本地人基本没人去,主要是里面也没啥新鲜的东西,用他们的话来说,都是些老东西,有啥好看的。
但是抛开这些因素,地质宫本身是一个仿古建筑,高台基,带屋顶,红柱绿瓦,充满了古代建筑的美感和威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