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东北往事:江湖人生 > 第264章 《苏丽的反思》

第264章 《苏丽的反思》(2 / 2)

她拨通了王建军的电话。

“王队长,是我,苏丽。”

“苏记者,有什么事?”王建军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。他知道苏丽与普通追逐热点的记者不同。

“关于陈山河的案子,我有些不同的想法,写成了一份内参性质的材料,不知道……你是否愿意看看?”苏丽斟酌着词句,“不涉及案件具体细节,更多是从社会层面的一些反思。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。王建军有些意外。在所有人都将陈山河视为罪大恶极的典型时,苏丽却还在进行“反思”。

“可以。”王建军最终说道,“你发到我加密邮箱吧。”

挂断电话后,苏丽将文档仔细检查了一遍,确保没有任何可能干扰侦查的内容,然后发送了出去。她不知道王建军会如何看待这些“不合时宜”的想法,但她觉得,有必要让这位身处风暴中心、亲手将陈山河拉下马的执法者,听到另一种声音。

几天后,王建军给了她回复,没有通过电话,而是一条简短的短信:“材料已阅。思考很有价值。法治的意义,不仅在于惩治已发生的罪恶,更在于预防未发生的悲剧。路还长。”

看着这条短信,苏丽久久无言。王建军的认可,让她感到一丝慰藉。她明白,真正的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需要像王建军这样的执法者在制度框架内的坚持不懈,也需要像她这样的记录者和思考者,在舆论的浪潮中努力保持清醒,发出或许微弱却必要的不同声音。

她没有再试图去发表那篇“冷思考”,而是将其作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注脚,珍藏起来。但她并没有停止工作,她转而开始着手搜集和整理北林市在国企改制、城市扩张过程中,那些曾经被忽视的、普通工人的命运变迁史。她隐隐觉得,陈山河的故事,只是那个宏大而复杂时代背景下,一个格外刺眼的坐标。要真正理解他,或许需要回到更广阔的图景中去。

舆论的狂欢终将过去,但深刻的反思与记录,应该留下。

她重新打开一个空白文档,标题是:《北林工业变迁下的个体命运(1988-1998)》。

这一次,她的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。
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