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丽心中一动,面上不动声色:“哦?就是打个台球还能输赢那么大?”
妇女撇撇嘴,不再多说,只是眼神里带着讳莫如深的警惕。
在附近一家面馆吃午饭时,苏丽又和老板娘聊了起来,借口想找份晚上兼职的活计。老板娘打量着她,摇摇头:“姑娘,找活儿去别处吧。这附近晚上不太平,尤其是……咳,有些地方,不是你能去的。”
几次试探,收获的都是类似的模糊警告和隐隐的恐惧。人们似乎都知道百乐门不简单,但具体是什么,又都三缄其口。这种无形的压力,反而更坚定了苏丽调查下去的决心。
---
几天后的一个傍晚,苏丽通过一个跑社会线的同行,联系上了一个曾经在“宏运车行”做过短暂维修工,后来因“多嘴”被赶走的人。约定在一个偏僻的街心公园见面。
那人戴着帽子,帽檐压得很低,显得十分紧张。“我只能跟你说一点,”他声音沙哑,语速很快,“那车行的车,很多来路不正……手续都是后做的,发动机号什么的……都动过手脚。他们有自己的渠道,从南边弄过来,翻新一下就当好的卖。”
“李宏伟跟这事关系多大?”苏丽追问。
“他就是老板!谁不知道?”维修工语气激动起来,“但他从不直接露面,台球厅那边也一样,都是他手下那帮人在打理。我劝你别查了,那帮人心黑手狠,上次有个记者……”他突然刹住话头,惊恐地四下张望,“我不能说了,你就当没见过我!”说完,他猛地起身,快步消失在暮色中。
“上次有个记者……”这句话像根冰刺,扎进苏丽的心里。她知道风险,但真相和职业的使命感,像火一样灼烧着她。
她站在寒冷的公园里,看着远处百乐门方向渐渐亮起的霓虹灯招牌,那光芒在她眼中,仿佛带着血色。
她的调查,已经不经意间,触及了李宏伟灰色帝国的边缘。危险,也随之而来。她不知道的是,在她默默调查的同时,另有一双眼睛,也在黑暗中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。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