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> 第76章 故园新声:老厂房里的青春浪潮

第76章 故园新声:老厂房里的青春浪潮(2 / 2)

“还有县文化馆的张剪纸,”林悦补充道,“她是咱们市的非遗传承人,剪了四十多年剪纸,能把山楂花、老槐树剪得跟活的一样。我下午就给她打电话,让她来给你们做指导,咱们的文创产品,不仅要好看,更要带着咱们村的魂。”

几个年轻人越听越兴奋,戴眼镜的男生立刻掏出笔,在笔记本上记下“联系张剪纸”“对接李木匠”“确认山楂种植面积”等一条条待办事项;扎丸子头的女孩打开画筒,拿出画纸就开始勾勒老厂房改造后的效果图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;穿格子衬衫的小伙子更是直接跑出办公室,跟随后赶来的李木匠蹲在厂房里,拿着卷尺量来量去,讨论着哪里改造成展示区,哪里做手工作坊。

阳光渐渐升高,透过破损的窗户照在每个人脸上,映出一张张年轻又充满希望的笑容。林悦和苏然站在门口,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,相视而笑。苏然轻轻握住林悦的手,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过来,他低声说:“还记得吗?当年我们在这儿加班熬罐头,你困得趴在桌上睡觉,头一歪就撞在机器上,疼得直哭,还嘴硬说没事。”

林悦笑着捶了他一下:“都多少年的事了,还提!不过现在看着他们,真像看到了当年的我们——一样的傻气,一样的冲劲,一样的想把日子过好。”

“可不是嘛,”苏然望着厂房里的身影,眼神里满是欣慰,“老厂房闲置快一年了,我总觉得可惜,现在好了,有这些年轻人在,它又能活过来了。”

这时,周晓星举着一张刚画好的设计图跑过来,纸上画着工坊的招牌:砖红色的底色,上面是用原木色写的“故园新声”四个字,字的旁边画着一串山楂和几片槐树叶,师,你们看这个招牌怎么样?我们想把它挂在厂房最显眼的地方,让每个人一进村子就能看见!”

林悦接过图纸,指尖拂过那些稚嫩却认真的线条,忽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。她想起自己刚穿越来时,这个村子还是破旧的土坯房,路是泥路,晚上连路灯都没有;想起自己第一次把山楂罐头卖出去时,全村人都跑到她家来道喜,把小小的院子挤得水泄不通;想起苏然说过的,“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,一群人的好日子才是真的好日子”。

“好,就用这个,”林悦点点头,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哽咽,“等招牌挂起来那天,咱们请全村人来吃山楂糕,庆祝咱们的‘故园新声’开张。”

中午的时候,村里的留守妇女们听说老厂房要搞文创工坊,还要招人,都提着篮子赶过来帮忙打扫卫生。王婶拿着扫帚,一边扫着地一边跟周晓星说:“姑娘,我手可巧了,织毛衣、纳鞋底都在行,你们要是做布艺品,算我一个!”李嫂抱着刚摘的青菜,笑着说:“我家丫头在城里学设计的,放假回来让她来给你们帮忙,不要工钱!”

整个老厂房都热闹起来了,扫地的、擦窗户的、整理旧机器的,说说笑笑间,灰尘被扫走,蛛网被擦掉,连那些锈迹斑斑的机器,似乎都染上了几分生气。周晓星拿着登记表,一个个记下大家的名字和手艺,笔尖在纸上写得飞快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,却笑得合不拢嘴。

林悦和苏然坐在办公室里,听着外面的喧闹声,喝着温热的山楂粥,心里踏实得像揣着块暖玉。苏然忽然说:“等工坊开起来,咱们也去学个手艺吧?你学剪纸,我学木雕,咱们也当回‘文创达人’。”

林悦笑着点头:“好啊,说不定以后咱们老两口还能成工坊的‘活招牌’呢!”

夕阳西下时,老厂房的窗户被擦得干干净净,地面扫得没有一片落叶,几个年轻人和村民们站在厂房门口,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,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。周晓星拿出手机,给大家拍了张合影,照片里,老厂房的红砖墙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,每个人的脸上都映着晚霞,像一幅带着烟火气的画。

林悦和苏然走在回家的路上,晚风带着山楂的清香吹过来,舒服得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。远处的村庄里,炊烟袅袅升起,狗叫声、孩子的嬉笑声飘在风里,组成最寻常也最温暖的乡村图景。苏然忽然停下脚步,指着远处的老厂房说:“你看,他们还在忙呢。”

林悦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老厂房的窗户里透出昏黄的灯光,像一颗跳动的心脏,在夜色渐浓的村庄里,格外醒目。她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还有原材料短缺、销售遇冷、资金周转不开等各种难题等着他们,但就像当年一样,只要人心齐,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。

老厂房会活过来,年轻人会留下来,村庄会越来越有活力,那些藏在时光里的老手艺、老故事,会以新的模样,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长、传承。就像那颗埋在土里的山楂种子,只要有阳光、有雨水、有人用心浇灌,就总能长出枝繁叶茂的树,结出酸甜可口的果。

林悦握紧苏然的手,脚步轻快地往家走。夜色渐浓,星星一颗颗亮起来,落在老厂房的屋顶上,落在乡间的小路上,也落在每个人充满希望的心里。故园的新声,才刚刚开始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