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2章 聚宝盆与胡三爷(2 / 2)

“小哥,当日我赠你宝碗,是念你心地纯良,救我一命。为何不听嘱咐,贪心不足?”胡三太爷叹息道。

赵老三满面羞愧,跪地认错:“仙长恕罪,是小人一时猪油蒙了心...”

胡三太爷扶起他:“也罢,这本是你命中该有的财帛,只是不该来得太快。今日我再赠你一物。”说着取出一个红布包,“这里面是三粒谷种,回家后种在院中,来年秋收,可保你衣食无忧。切记,不可贪多,每年留种再种,切不可与他人交换。”

赵老三千恩万谢,回家后依言将谷种种下。来年秋天,这三株稻谷果然长得异常茂盛,收获的谷粒饱满异常,碾米煮饭,香气扑鼻,比寻常米饭美味数倍。

赵老三留足口粮和种子,将多余的粮食拿到集市上卖,因米质上好,很快便被抢购一空。如此三年,赵老三又渐渐富裕起来,这次他不敢张扬,踏实过日子。

这年春天,村里来了个游方道士,自称能点石成金。赵老三想起之前的教训,本不欲接触,但那道士主动上门,说看他家中有宝气萦绕。

道士见到赵老三种的稻谷,大惊道:“这可是传说中的金粳米!若能与南海珍珠粉混合种植,一株可结千斤!”

赵老三摇头:“仙长嘱咐,不可贪多,不可与他人交换。”

道士笑道:“那是他道行不够,我有一法,可让你这金粳米效用倍增,且不违天和。”

赵老三又被说动了心,拿出积蓄向道士购买所谓的“南海珍珠粉”,掺入土中。不料不到半月,稻苗全部枯死,而那道士早已不知去向。

赵老三懊悔不已,正要清理枯死的稻苗,忽见胡三太爷不知何时已站在院中。

“唉,凡人啊凡人,贪念一起,便蒙蔽了心智。”胡三太爷摇头叹息,“我两次赠你机缘,你两次失信,这是天意如此。”

赵老三伏地痛哭:“仙长,小人知错了!只求仙长再给一次机会!”

胡三太爷沉吟片刻,道:“也罢,看你尚有悔过之心,我再指你一条明路。明日你去黑风岭下,有一棵老槐树,树下埋着一坛银子,是百年前土匪所藏,无主之物,你可取来度日。但切记,此乃最后一次,若再生贪念,必遭天谴。”

赵老三叩谢不已,胡三太爷化作一阵清风而去。

次日,赵老三半信半疑地来到黑风岭下,果然找到老槐树,挖出一坛白花花的银子。他欢天喜地,正要回家,忽然想起胡三太爷说这是百年前土匪所藏。

“既然有土匪藏银,说不定还有第二坛、第三坛...”贪念又起,赵老三继续挖掘,直到日落西山,却再无所获。

回家途中,赵老三觉得怀中银两越来越重,最后竟如千斤巨石,将他压倒在地。正当他奄奄一息时,胡三太爷又出现了。

“看来你终究难破贪字一关。”胡三太爷叹息道,“这些银子你拿不动,便不属于你。回去吧,安安分分过日子,或许晚年尚有转机。”

说罢,手一挥,赵老三只觉得身上一轻,再看那坛银子,已不见踪影。他挣扎着爬起来,踉踉跄跄回家去了。

此后,赵老三又做回了货郎,每日走街串巷,勉强维持生计。有人说他疯了,总是喃喃自语:“贪字头上一把刀,知足常乐才是宝...”

但也有人说,每逢腊月二十三,总能看到赵老三提着酒食往黑风岭方向去,像是去拜访什么老朋友。而他的货担里,总会备着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草药,说是“以备不时之需”。

至于那宝碗和胡三太爷,赵家屯的老人们至今还在茶余饭后讲述着这个故事,提醒儿孙们:仙缘难得,贪念不可有,诚信不可无。而黑风岭的狐仙,依然在暗中护佑着那些心地纯良、知足常乐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