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3章 鼋壳当铺(2 / 2)

老者笑道:“百年前荒岛之上,受你祖上救命之恩。今日特来报偿。”

明远猛然想起祖父讲的故事,惊问:“您就是那位鼋仙?”

老者点头:“近日为祸清溪镇的,并非五通神,而是一伙狐妖冒充。它们原本居于西山,因山洞被雷劈塌,无处栖身,才流窜至镇上作恶。”

明远好奇心起,惧意渐消:“仙长既知根源,何不收了它们?”

玄甲公叹道:“老夫修行千年,本可轻易降服它们。但天道有常,妖有妖道,不可妄开杀戒。若能劝其向善,方为上策。”

言毕,玄甲公从袖中取出一枚鳞片:“明日你将此物交予你父,置于当铺库房。狐妖今夜必来窃取当铺财物,让它们尝尝苦头。”

次日,明远将昨夜奇遇告知父亲。袁德hai又惊又喜,连忙将鳞片供于库房。当夜三更,库房果然传来凄厉惨叫。家人持灯查看,只见库房门前留下几撮狐毛和点点血迹,门锁完好无损。

自此,袁家再未遭扰,镇上其他人家却依旧受害。

四、智斗狐妖

明远再见玄甲公,问及为何不彻底解决狐患。玄甲公道:“那狐妖首领已有三百年道行,若能收服,可为地方守护神,强过赶尽杀绝。”

明远好奇:“如何收服?”

玄甲公微笑:“需借你家鼋壳亭一用。此亭看似普通,实乃按天地至理建造,对妖物有震慑之效。三日后月圆之夜,你可如此这般......”

三日后,袁家张灯结彩,假称老夫人寿辰,大宴宾客。夜深人静时,袁德海依计将一坛百年陈酿置于鼋壳亭中,酒坛上贴有玄甲公所赐符咒。

子时将至,明远隐于亭后花丛,屏息以待。忽见月光下数道黑影逾墙而入,为首的化作人形,尖嘴猴腮,眼泛绿光。其余三只仍是狐身,毛色灰白,体大如犬。

狐妖们显然被美酒所诱,围坐亭中,开坛畅饮。酒过三巡,狐妖们已有醉意。突然,亭顶六角响起风铃之声,道道金光洒下,形成牢笼,将狐妖困于亭中。

狐妖首领大惊,欲化风而逃,却撞金光而回。此时玄甲公现身亭前:“胡三姐,别来无恙?”

狐妖首领闻言变色:“玄甲公!我与你井水不犯河水,为何设计害我?”

玄甲公冷笑:“你携子孙为祸乡里,还敢说井水不犯河水?今日若不肯改过向善,休怪老夫无情。”

胡三姐怒道:“西山洞府已毁,我等无处安身,不过取些人间财物,有何不可?”

玄甲公叹道:“清溪镇外有座荒废的山神庙,你可携子孙居住,但需应承三事:一不再为祸乡里;二守护一方平安;三受袁家香火,保其家业。”

胡三姐沉思良久,见形势比人强,只得应允。玄甲公遂撤去金光,与胡三姐击掌为誓。

自此,狐妖一族迁居山神庙,成为保家仙。清溪镇不仅再无怪事发生,连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袁家更是当铺生意兴隆,分号遍及江南。

五、真相大白

多年后,袁明远接手家业,成为袁记当铺新任掌柜。一日整理旧物,他在祖父遗物中发现一本笔记,记载着一段惊人真相。

原来当年所谓“鼋仙”,实是袁守诚精心编造的故事。那荒岛老道确有其人,是位避世名医,袁守诚救他后,他传授了许多医术和处世之道。袁守诚凭借这些智慧,加上个人努力,才使家业兴旺。

至于鼋壳亭,乃是按那位医道人所给图纸建造,亭顶添加了特殊矿物涂料,故能冬暖夏凉;亭木选用香樟,自然防虫;建筑结构特殊,风雨过处,如诵经声。而“玄甲公”现身,实是袁德海为教导儿子,与管家合演的一出戏。那困住狐妖的金光,是巧妙布置的铜镜反射月光所致;狐毛血迹,不过是鸡血狗毛。

明远恍然大悟,却又心生疑惑:若一切都是人为,为何狐妖之患真的一去不返?为何袁家运势一直昌隆?

正当他沉思之际,忽闻敲门声。开门一看,竟是位陌生老者,依稀有些面熟。

“袁掌柜,别来无恙?”老者笑道。

明远猛然认出,这正是当年“玄甲公”的模样,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
老者道:“不必惊慌,我确是当年那只狐妖胡三姐。今日特来报恩。”

胡三姐告知,当年她看出袁德hai计谋,但被其智慧与善意感动,遂顺水推舟,假戏真做,带领子孙皈依正道。

“你祖父以为他是演戏,却不知假戏真做,冥冥中暗合天道。”胡三姐笑道,“真作假时假亦真,无为有处有还无。这或许就是你们人间所说的‘缘分’吧。”

言毕,老者化作青烟而去。明远怔在原地,许久才回过神来。

此后,袁明远依旧保持家中供奉鼋仙的传统,却多设了一座狐仙牌位。袁记当铺的招牌上,也多了一幅图案:鼋驼狐,象征和谐共处。

清溪镇的老人常说:这世间事,信则有,不信则无。妖魔鬼怪,或许只是人心的映照。心存善念,妖亦是仙;心怀恶念,人亦成魔。

而那座奇特的鼋壳亭,至今仍屹立在袁家后人院中,见证着岁月流转,诉说着这个亦真亦幻的古老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