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5章 歪嘴先生(2 / 2)

王氏感激,告知秦先生:“我梦中常有一狐仙指点,说近日将有劫难,唯有歪嘴先生可救。如今看来,正是先生。”

秦先生心中一动:“你可见过那狐仙模样?”

王氏道:“白毛金睛,额间有月牙痕。”

秦先生恍然,正是当年在李员外家所见之狐。心中暗忖:这狐仙既能预知未来,为何不自救?必有蹊跷。

当夜狐仙入梦:“先生疑我得对。我确有所图——那王氏女小莲,前世是我恩人,我想收她为徒,传我衣钵。但若明说,必遭黄仙阻挠。”

秦先生问道:“黄仙与你有何恩怨?”

狐仙叹道:“此事说来话长...”

原来黄仙与狐仙本是同门师兄弟,百年前因争夺一本天书反目。那天书分上下两卷,上卷载卜筮相法,为黄仙所得;下卷载变化腾挪之术,为狐仙所得。二人立誓互不侵犯,但门下弟子若有往来,必受严惩。

秦先生醒后忧心忡忡,自知已卷入恩怨之中。

不久,县太爷升迁离任,新来的县太爷姓胡,年轻气盛,不信鬼神。听闻秦先生有神通,便想试他真假。

这日,胡县令召秦先生到衙,指着堂下三人道:“听说先生能断案如神,今日有三人都说自己是张屠户,你且辨辨真假。”

秦先生一看,三人相貌、衣着、声音竟一模一样,连言谈举止都分毫不差。他暗运神通,却见三人头顶皆有灵气,不似妖邪。

秦先生心生一计,道:“真张屠户昨日卖与我三斤肉,尚未收钱,请真身前来取钱。”

左边那人立刻道:“正是,共三十文钱。”中间那人却道:“不对,是二十五文。”右边那人道:“胡说,明明是三十五文。”

秦先生笑道:“张屠户卖肉从不用秤,一手便知斤两,更不会记价钱。你三人都是假的!”

话音未落,三人化作青烟消散。胡县令大惊,这才信服。

事后秦先生才知,是胡县令找来三位狐仙变化模样试探他。而这胡县令,竟是狐仙一族中人。

胡县令坦言:“实不相瞒,我乃狐仙族长之子,入世为官是为历练。前日你所救王氏母女,本是我族中要人,特此谢过。”

秦先生这才明白,自己早已陷入仙家纷争。

是年秋天,凤鸣村一带大旱,百日无雨,庄稼枯死,村民欲逃荒。秦先生求胡县令开仓放粮,胡县令道:“粮可放,但无雨难解根本。先生既有神通,何不求雨?”

秦先生夜访黄仙,黄仙道:“求雨乃天大之事,需上天旨意。我可一试,但需一物为引——狐仙手中的‘水精珠’。”

秦先生又寻胡县令借珠,胡县令道:“借珠可以,但需黄仙以天书相抵。”

秦先生左右为难,知二仙借此机会较劲。思虑再三,他决定不借任何一物,自设坛求雨。

三日斋戒后,秦先生在村口高坛作法,村民齐聚。秦先生焚香祷告,声声恳切,闻者动容。然而直至午时,仍是晴空万里。

正当众人失望之际,忽见东方乌云滚滚,雷声大作,顷刻间大雨倾盆。村民欢呼雀跃,在雨中舞蹈。

秦先生却见云中有两道光华交错,一黄一白,心知是黄仙与狐仙共同施法。法事完毕,两仙同时现身。

黄仙道:“你宁自担风险,也不偏袒任何一方,足见心地光明。”

狐仙道:“今日我二人见你诚心为民,已化解百年恩怨,共同求雨。”

二仙各赠秦先生一物:黄仙赠天书上卷,狐仙赠天书下卷。秦先生正欲推辞,二仙已化作清风而去。

此后秦先生神通大增,但更加谨慎,只用之为民解忧。他娶了王氏女儿小莲为妻,夫妻二人行善乡里,活人无数。

多年后,秦先生无疾而终。下葬之日,有人见一黄一白两道光芒落入墓中。次日坟上长出两株奇树,一株黄花,一株白花,相互缠绕,香气扑鼻。

村人称之“仙侣树”,逢年过节便来祭拜。有求必应,十分灵验。而秦先生歪嘴复正、得遇仙缘的故事,也就此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
至今凤鸣村的老人们还说,月明之夜,能见秦先生携妻漫步林间,容貌如生,与仙家谈笑风生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