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3章 淘气(2 / 2)

说罢,道士念动真言,手中铃铛摇得山响。院内传来淘气一声惨叫。三宝心急如焚,忽然灵机一动,大声对道士说:“道长可知这仙家的来历?”

道士一愣,手中法铃稍停。三宝继续说道:“这仙家本是长白山山神座前侍童,因犯小过被贬下界,在此清修赎罪。道长若伤了他,不怕山神怪罪么?”

这话半真半假,却是三宝急中生智编出来的。不料道士听后,掐指一算,脸色突变:“难怪...难怪这妖气中带有三分仙缘,原来如此。”

趁道士犹豫之际,三宝又道:“仙家曾助我药材行渡过难关,又为乡里驱除黄皮子精,功德不小。还望道长网开一面,给他一个正果的机会。”

道士沉吟良久,终于收起法器,对院内说道:“既然有这等渊源,贫道便不再为难。但需立下誓约,永不害人,勤修功德,他日或可重归仙班。”

院内传来淘气虚弱的声音:“谨遵道长教诲,必当恪守誓约。”

道士点点头,飘然而去。三宝急忙回屋,见淘气缩在角落,身形比往常小了一圈,气息微弱。

“多谢你出言相救。”淘气感激道,“那道长厉害得很,若不是你编出那套说辞,我今日在劫难逃。”

三宝惊讶:“你怎知我是编的?”

淘气笑道:“我与你相处这么久,你说话真假我还听不出来么?不过误打误撞,那道长竟信了。”

经过这场风波,淘气安分了许多,平日多在修行,少见外人。村民仍来求助,他只是暗中相助,不再显形。

转眼又是寒冬,三宝从镇上带回一个消息:日本人已占领奉天,战火恐怕不久就会蔓延到此地。屯里人心惶惶,不知如何是好。

一夜,淘气忽然对三宝说:“我感应到东方有杀气逼近,这场劫难避无可避。我道行浅薄,不能逆转大局,但可护佑这一方水土少受涂炭。”

三宝忧心忡忡:“刀枪无眼,你千万小心。”

淘气却笑道:“放心,我自有分寸。只是若我暂时离开,你莫要挂念。”

没过几日,一队日本兵果然开进靠山屯。他们强征粮草,欺压百姓,无恶不作。奇怪的是,凡是作恶的日本兵,都会遭遇各种怪事:有的半夜被不明物体打晕,有的枪支莫名其妙折断,有的甚至产生幻觉,见鬼见神。

日军小队长山本疑心这里有抗日分子活动,下令彻查。然而更加诡异的是,他们每次搜山都会迷路,好不容易找到抗日队伍的藏身之处,却总是扑空。

山本不信邪,请来随军的神道教祭司。祭司在屯中走了一圈,脸色凝重地说:“此地有强大的守护灵,不可力敌。”

果然,不久后上级调令下来,日军撤离了靠山屯。村民们欢天喜地,都说是山神保佑。只有三宝知道,是淘气在暗中保护。

日军撤离那晚,淘气回来了,身形几乎透明,气息微弱。

“我借长白山龙脉之气,布下迷魂大阵,耗尽了修为。”淘气躺在三宝手心,声音细若游丝,“需沉睡些时日,你莫要担心。”

三宝小心翼翼地将淘气安置在院中老槐树下的洞中,每日焚香祈祷。

春去秋来,转眼三年过去。三宝已成家立业,仍在药材行做事,每年回靠山屯小住。那棵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,但树洞中始终没有动静。

这年中秋,三宝携妻儿回屯过节。月色如水,洒满小院。三宝在槐树下摆上香案,供奉瓜果月饼,一如往年。

夜深人静时,忽听树洞中传来窸窣声响。三宝忙上前查看,只见一个尺把高的小人钻了出来,不是淘气是谁?

“这一觉睡得好香!”淘气伸个懒腰,跳到三宝肩上,“咦,你都有白发了?”

三宝热泪盈眶:“你这淘气包,一睡就是三年,可知我多担心!”

淘气笑道:“山中方三日,世上已千年。三年算什么?不过,我如今修为尽复,还可护佑这屯子三百年。”

月光下,这一人一仙对坐畅谈,一如多年前那个冬天的初见。

从此,靠山屯一直风调雨顺,百姓安居乐业。有人说,深夜路过马家老宅,常能听到院里传来谈笑风生,像是两个老友在叙旧。也有人家小孩生病,去老槐树下烧柱香,病就好了。大家都说,那是淘气仙还在护佑着靠山屯。

而马三宝活到九十高龄,无疾而终。他死后,老宅由其子孙看护,那棵老槐树愈发茂盛,成为屯中一景。至于淘气,有人说他功德圆满,重返仙班;也有人说他仍在长白山中,护佑着一方水土。这些传说,一代代流传下来,成为靠山屯不老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