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章 运数如烟(2 / 2)

张守诚满口应承,发誓绝不违背。胡老翁点头微笑,化作一阵清风而去。

次日,张守诚借口巡查,带着两个心腹前往山神庙。果如胡老翁所言,在槐树下挖出一坛金银,估摸值五六百大洋。张守诚欣喜若狂,却暗生贪念:若留三成,少说得损失二百大洋。这荒郊野外,神不知鬼不觉,全取了又能如何?

于是将金银全数取出,连坛子都带走了。

得此横财,张守诚愈发肆无忌惮。他购置田产,扩建宅院,又上下打点,疏通关系。不过两年光景,竟成了本地首屈一指的富户,权势熏天。

这年大旱,百姓饥荒,饿殍遍野。省里拨下赈灾钱粮,张守诚竟勾结粮商,将赈米掺沙出售,中饱私囊。有正直士绅联名举报,却都被他压了下去。

一晚,张守诚正在家中算账,忽闻窗外传来叹息声。推开窗看,只见月光下站着胡老翁,面色凝重。

“张局长可还记得当日之约?”胡老翁沉声道。

张守诚心虚,强笑道:“仙长何出此言?张某一直谨守约定。”

胡老翁摇头:“你全取金银,欺压百姓,更将老朽之事告知了三姨太。如今灾劫将至,好自为之吧。”说罢拂袖而去。

张守诚惊出一身冷汗:他确实前日酒醉,向最宠爱的三姨太透露了狐仙赠金之事。这胡老翁如何得知?

正当他忐忑不安时,省里突然来人查账,将他贪污受贿之事查个底朝天。不日判决下来,家产抄没,判了十年监禁。

昔日威风八面的张局长,成了阶下囚。在狱中不过三年,便染了痨病,保外就医时已奄奄一息。

这日,张守诚躺在家中破屋等死,忽见一白衣女子翩然而至。细看之下,竟觉面熟。

女子轻声道:“张局长可还认得我?便是当年乱葬岗下的白狐。”

张守诚挣扎欲起,女子按住他:“父亲本欲报恩,赠你一场富贵。谁知你贪心不足,违背誓言,方有今日之祸。”

张守诚泪流满面:“仙子救我!我已知错了!”

白狐叹息:“运数如烟,聚散有定。你命中本有二十年财运,因贪心全取山神庙金银,又作恶多端,福禄早已折尽。如今大限将至,悔之晚矣。”

张守诚急问:“难道再无转圜余地?”

白狐沉吟片刻:“你尚有三月阳寿。若能真心忏悔,将昔日所得不义之财名单列出,交予有德之士追还苦主,或可减轻阴司责罚。来世不至于太过凄惨。”

说罢,白狐化作轻烟散去。

张守诚惊坐而起,回想前半生所作所为,冷汗涔涔。次日便强撑病体,将记得的贪污受贿之事一一列出,托人交给一位素有名望的乡绅。

三月后,张守诚油尽灯枯。临终前,他对守在一旁的老仆苦笑道:“老哥,我这一生,原可得二十年富贵,却因贪心不足,只得五年风光,换来十五年苦难。你切记:运数如烟,聚散有定,强求不得啊...”

话未说完,便咽了气。

下葬那日,有人看见一老一少两个白衣人出现在坟场远处,焚香祭拜后悄然离去。老仆追上去时,早已不见踪影,只余地上三炷清香,烟迹弯弯曲曲,如狐尾轻摇。

自此,临沂一带便流传开“运数如烟,莫强求;狐仙报恩,也记仇”的俗语。老人们常说,那山神庙后的老槐树下,偶尔还能看见白狐身影,守望着一方水土,见证着人世间的贪嗔痴、因果报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