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二十三年,江淮地区闹饥荒,不少村庄十室九空。话说淮南有个叫小李庄的地方,庄子里有个叫李德坤的教书先生,原是城里学堂的老师,因看不惯官场腐败,索性回乡办了个私塾,教村里的娃娃们识字念书。
这年灾情严重,李德坤家里也快揭不开锅了,但他心善,见不得孩子们挨饿,每日仍熬一锅稀粥分给来上课的孩童。妻子王氏虽明事理,但看着米缸日渐见底,也不免忧心忡忡。
这日黄昏,李德坤从私塾回家,路过村外乱坟岗时,忽闻一阵呜咽声。他循声望去,见一只白狐后腿被猎夹夹住,鲜血淋漓,眼中含泪,竟似人般露出哀求神色。
李德坤心生怜悯,上前小心打开猎夹。那白狐也不逃跑,只是用头蹭了蹭他的裤脚,随后一瘸一拐消失在暮色中。
当晚,李德坤做了个怪梦。梦中一白衣老者向他拱手:“承蒙先生今日相救,老朽无以为报。三日后的子时,请先生在院中枣树下备一桌素酒,自有分晓。”
次日醒来,李德坤只觉梦境真切,便将此事告知妻子。王氏笑道:“莫不是你这几日饿昏了头,做的糊涂梦?”
李德坤摇头道:“那白狐眼神灵动,非同一般。咱们宁可信其有,备些素酒也不费什么事。”
第三日深夜,月明星稀。李德坤果真在枣树下摆了一桌素酒果品。子时刚到,忽然一阵清风拂过,枣树下凭空出现一位白衣老者,正是梦中之人。
老者拱手道:“老朽乃本地狐仙,修行三百年,今日特来报恩。先生日后若遇难事,可至后山老槐树下焚香三柱,我自会相助。”说罢,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,“此钱虽小,却能生财,每次用后次日必回。切记,一日只能用一次,多则失灵。”
老者饮了三杯酒,化作一道白光而去。李德坤将信将疑,第二天拿着铜钱去镇上买米。说来也怪,这枚铜钱花出去后,第二天果然又回到了他的钱袋里。
自此,李德坤家虽不算大富大贵,但再未缺过吃穿。他心地仁厚,常暗中接济穷苦乡邻,却从不张扬。
却说小李庄东头有个叫赵四的泼皮,终日游手好闲。他见李德坤家境日渐好转,心生疑窦,暗中观察多日,终于发现了铜钱的秘密。
这日深夜,赵四翻墙潜入李家,偷走了铜钱。他贪心不足,一口气买了许多贵重物品,将铜钱反复使用。谁知次日,铜钱并未返回,反而变成了一片枯叶。
赵四气急败坏,将枯叶扔在地上。当夜,他浑身奇痒难忍,长出许多红疹,郎中也束手无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