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3章 古宅夜开门(2 / 2)

“道长,可看出什么端倪?”程文启问。

清虚道长沉吟道:“贵宅风水本无大碍,但近日确有灵物往来迹象。门户自开,乃是它们借道通行。奇怪的是,这类现象多发生在深山古观,少见于市镇民宅。”

“是何灵物?”程文启追问。

“难说,可能是狐,也可能是黄仙,或是其他修炼的精怪。”道长说着从袖中取出一道符纸,“将此符贴于门楣,可阻止低等精怪闯入。若门户仍开,则说明来者道行不浅,需另行应对。”

程文启依言将符贴上。当夜,门户果然未开,一家人心下稍安。不料第三日深夜,不仅大门洞开,连符纸也不翼而飞,只在门楣上留下几道浅浅的爪痕。

程文启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,再次请来清虚道长。道长见状,面色凝重:“看来是有些道行的仙家。它们既选定此路,强阻恐生怨怼。不如这样,贫道今夜设坛问询,看它们意欲何为。”

当晚,道长在院中设下香案,焚香祷告。子时一到,忽然一阵旋风卷地而来,香火明灭不定。道长闭目凝神,似在与无形之物交流。约莫一炷香后,风止香定,道长睁开眼,额上竟有细密汗珠。

“如何?”程文启急忙上前问道。

道长叹道:“来者是本地狐仙一族,言说贵宅正压在它们通往修炼之地的必经之路上。以往程老爷在时,家中人气旺盛,它们绕道而行。如今程家家道中落,人气渐微,它们便想收回此路。”

程文启愕然:“这宅子是我程家祖产,岂能说让就让?”

“非是要你让出宅院,”道长解释道,“它们只求夜间子时到丑时两个时辰,门户不闭,容它们通行。作为回报,它们会保你家宅平安,甚至助你重振家业。”

程文启犹豫不决:“这...与精怪为邻,岂是正道?”

道长意味深长地说:“世间万物皆有灵性,狐仙修炼千年,也是求个正道。它们若存心为恶,早可强占宅院,何必与你商议?况且,你家中近来是否常有失物复得、意外之喜?”

程文启一愣,回想起来,确有几桩怪事:前几日宝儿的风筝挂在高枝,次日竟完好地落在院中;家中米缸本已见底,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维持数日;就连他遗失多的一方砚台,也莫名其妙地重新出现在书桌上。

“这些都是它们示好之举。”道长说,“依贫道之见,不妨应下此事,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”

程文启思忖再三,终于点头。当夜,他依道长指点,在门前摆上水果、点心和三杯清酒,焚香告曰:“仙家既借道而行,望不相扰,各得安宁。”

说来也怪,自此以后,程家夜不闭户,门户仍会自开自合,但家中再无怪事发生,反而事事顺遂。程文启的私塾学生增多,李氏的病弱之躯日渐康健,连宝儿也变得格外聪慧伶俐。

冬去春来,一年后的某个夜晚,程文启读书至深夜,忽闻门外有喧哗声。他悄悄从窗缝望去,只见月光下,几只毛色银白的狐狸正人立而行,为首的老狐回头一瞥,目光如电,竟向他微微颔首,而后率众离去。

次日清晨,程文启开门,见门槛上放着一株罕见的山参,旁边还有一枚古钱。他心知是狐仙谢礼,恭敬收下。

此后数十年,程家与狐仙相安无事,家道日渐兴盛。直到程文启孙子辈举家迁往省城,老宅空置,门户自开的怪事才渐渐不再有人提起。只是镇上的老人茶余饭后仍会说起这段奇闻,并告诫晚辈:万物有灵,山水之间,自有仙家往来,敬而远之,方为相处之道。

而那座老宅,虽已无人居住,却从未遭过贼人偷盗,也未见明显破败。有人说在月明之夜,仍能看到宅门悄无声息地开启,仿佛有无形的过客借道而行。偶尔有胆大的少年靠近窥探,会闻到淡淡的檀香气味,如真似幻,在夜风中飘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