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长白山下有个屯子叫靠山屯,屯子不大,拢共百十来户人家,靠着山货打猎为生。屯东头住着个李大善人,年轻时走南闯北,老了回乡养老,为人乐善好施,谁家有个难处都愿意帮一把。
这年冬天,雪下得比往年都大,平地积雪没过膝盖。李大善人清早开门扫雪,忽见门外倒着个白胡子老头,衣衫单薄,冻得嘴唇发紫。李大善人连忙将人扶进屋里,灌了热姜汤,又让老伴找出自己的棉袄棉裤给换上。
老头缓过劲来,拱手道:“多谢老哥救命之恩。我姓胡,关里人,投亲不着流落至此。”
李大善人摆摆手:“谁还没个难处,老哥若不嫌弃,就在我这住下,开春再说。”
胡老头也不推辞,就在李家住下了。这胡老头见识广博,天上地下无所不知,尤其精通医道,屯里人有个头疼脑热,他随手采些草药,一吃就好。屯里人都说李大善人积德,救了个活神仙。
转眼到了年关,胡老头说要走,李大善人再三挽留不住。临行前,胡老头对李大善人说:“老哥对我有救命之恩,无以为报。我与你结个仙缘,他日若遇难事,可到屯后老林子那棵歪脖子松树下,焚香三柱,连呼三声‘胡三爷’,自有人来接应。”
李大善人只当是玩笑话,也没当真,客套几句便送胡老头走了。
一晃三年过去,靠山屯一带遭了灾,先是夏天雹子打坏了庄稼,秋天又闹山匪,抢了好几家猎户。屯里人日子艰难,眼看要过年了,家家户户却揭不开锅。
这天李大善人正发愁,忽然想起胡老头的话,抱着试试看的心思,准备了些香烛,独自来到屯后老林子。
那歪脖子松树是好找的,三五人合抱粗细,枝杈虬结如龙。李大善人焚香三柱,刚呼了三声“胡三爷”,就见树后转出个青衣小帽的精壮汉子,拱手道:“李爷可是我家三爷的恩人?三爷早有吩咐,请您随我来。”
汉子引着李大善人往松树后走去,说来也怪,明明看着是棵普通松树,转过去却现出个山洞来。洞口初时狭窄,越走越宽,两旁石壁渐渐变成青砖碧瓦,竟似走入深宅大院。
不多时,来到一处殿堂,雕梁画栋,气派非凡。正中太师椅上坐着个黑袍老者,方面大耳,狮鼻海口,不怒自威。两旁侍立着各色人物,有老有少,有文有武。
引路汉子上前禀报:“狮王,李爷请到。”
那狮王声如洪钟:“可是胡三爷的恩人?胡三爷是我至交,他云游前特意嘱咐我好生照应。老先生有何难处,但讲无妨。”
李大善人见这架势,心下忐忑,但还是将屯里遭灾之事说了。
狮王听后沉吟片刻:“此事容易。靠山屯百姓淳朴,不该受此困苦。我赐你一物,回去供奉在屯中祠堂,自有福泽。”说罢取出一道黄符,叠成三角状,“此乃‘黑狮灵符’,可保一方平安。只是切记,每月初一十五须以三牲酒礼祭祀,万万不可怠慢。”
李大善人连忙叩谢,狮王令先前那汉子送客。出得洞来,回头再看,哪还有什么山洞,依然是那棵歪脖子松树。
李大善人回屯后,将事情与屯里长老说了,众人将信将疑,但还是将灵符供在祠堂。说也奇怪,自那以后,靠山屯果然时来运转。猎户上山必不空手,农户地里庄稼长得格外好,连后生说亲都顺利许多。
屯里人感念恩德,尊称那位“狮王”为黑狮爷,每月初一十五准时祭祀,香火不断。
这般过了两年,靠山屯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庶屯子。这年新来了个赵乡长,听说黑狮爷的事,颇不以为然:“哪来的野祀淫祠,愚弄乡民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