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意义,是自己定义的。”杜恒温和地说。
“遵循你内心的指引。”林可补充道。
学生用力地点点头,鞠了一躬,跑开了,身影融入了夕阳的光辉中。
杜恒久久地望着那些逐渐远去的、年轻而充满无限可能的背影,轻声对身旁的林可说:“我们无法保证他们每一个人未来永远不会走上歧路,也无法替他们规避掉人生和科研道路上所有的风险。”
“但我们能做的,”林可自然地接话道,她的目光柔和而坚定,同样望着远方,“是尽力让他们在满怀激情地仰望星空、追求真理的同时,也能学会看清脚下的悬崖;在渴望拥有并驾驭强大力量的同时,永远不忘时时询问自己——究竟为何而用。”
他们不再直接置身于风暴的最前沿去对抗巨浪,而是转而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能够提前识别风暴、理解风暴、甚至在未来能更有智慧地驾驭风暴的年轻舵手。
他们选择传授的,不再是锁在保险柜里的、具体而危险的禁忌知识本身,而是解读历史教训、预判潜在风险、权衡利弊得失的底层能力与思维习惯。
他们决心守护的,不是某一个唯一的、固定的答案,而是那种持续思考、不断自省、永葆敬畏的思辨过程本身。
这或许是一种更缓慢、更不易立即看到成效、更默默无闻的方式。
但这无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传承。
是将“知其所止,方得始终”的沉重教训,是将那份必须永恒的警惕,潜移默化地融入一代又一代新生科学血液之中的伟大尝试。
夕阳将他们的影子在身后拉得很长很长,两道影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,仿佛一个无声而坚定的、共同守护未来的永恒誓言。
知识的火种,那易碎而危险的光亮,正以另一种更安全、更持久的方式,在他们手中,悄然完成着传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