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SAEc最高理事会的决议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,涟漪迅速扩散,最终在明德大学这片历经劫难的土地上,汇聚成一股无声却磅礴的洪流。
代号“明德方舟”的深空特遣计划,正式启动。
这里,不再是重建的终点,而是人类文明面对终极威胁、主动前出深空的起点。
……
明德大学的核心区域,气氛悄然改变。新落成的化学与分子科学中心依旧窗明几净,但内部一些关键实验室的安保等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而在其旁边,那栋独立的、低调的“地外文明伦理研究所”(EEcI)小楼,则彻底成为了风暴眼。
EEcI内部,原有的研究区域被重新划分整合。一个全新的、代号“熔炉”的核心实验区被层层物理和能量屏障封锁。这里,汇聚了IcSAEc和全球顶尖研究机构抽调来的精英:材料科学家、量子物理学家、神经生物学家、高能物理工程师…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——将杜恒带回的维度本能数据、林可的“锚点”特质、“基石”oF结构的稳定拓扑、以及李云生遗留的算法框架,融合锻造为人类对抗深空终极威胁的盾牌:“意识防护舱”。
……
第一部分:破译“终末方程”与构筑“防火墙”
EEcI核心会议室。巨大的全息屏幕上,悬浮着杜恒在静室白板上描绘的、那庞大而冰冷的“终末方程”——扭曲的克莱因瓶拓扑环绕着不断变幻的奇异点。旁边并列显示着从星N生物科技送来的碎片上提取的、更清晰的方程片段。
杜恒坐在轮椅上,脸色依旧苍白,但眼神锐利如手术刀。他不再是病床上虚弱的伤者,而是这场关乎文明存续的智力攻坚的核心。他的声音依旧沙哑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,引导着全球顶尖的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组成的“方程破译组”。
“…奇异点的动态…不是随机的…”杜恒的指尖在轮椅扶手的虚拟操控屏上划过,屏幕上方程的奇异点区域被高亮放大,无数微分方程如同瀑布般流淌。“…它遵循…一种…递归的…自毁逻辑。核心…是…能量密度…与时空曲率的…负反馈循环…”他艰难地组织着超越人类认知的语言,将维度夹缝中感知到的法则碎片转化为数学描述。“…当…注入的‘序’…超过…某个…阈值…或者…‘熵’…低于…临界…循环…就会…逆转…启动…归零…”
会议室里一片寂静,只有笔尖划过纸张和键盘敲击的沙沙声。数学家们眉头紧锁,试图跟上杜恒那跳跃性的、仿佛来自宇宙本源的思维。每一次微小的突破,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消耗,杜恒的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,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。理解敌人,是战胜敌人的前提。这“终末方程”的破译,不仅仅是学术挑战,更是为“探知者号”可能遭遇的终极威胁,构筑理论上的“防火墙”。
……
第二部分:锻造“意识之盾”
“熔炉”实验区。巨大的球形真空腔室中央,悬浮着一个仅能容纳一人的流线型舱体雏形——这便是“意识防护舱”的原型机。舱体表面覆盖着复杂精密的线路和微型能量节点,核心区域镶嵌着一块散发着柔和幽蓝荧光的、稳定化的“基石”oF晶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