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量子疑云(2 / 2)

她猛地攥紧左臂,用尽全力压制那几乎要让她失声惨叫的灼痛和强烈的牵引感。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,身体微不可查地晃了一下。她强迫自己抬起头,迎向周启明的目光。

周启明就站在她身侧半步远的地方,镜片后的眼睛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,正看着她。他的视线,似乎很自然地扫过了林可因攥紧手臂而绷紧的衣袖,也扫过了那衣袖下即便被遮掩也依旧透出的、剧烈脉动的幽蓝光晕。但他脸上的表情纹丝未动,只有镜片反射着防护罩流转的蓝光,遮住了眼底深处可能掠过的任何一丝异样。

“您没事吧?这里的低温环境和次声波,有些敏感的人初次接触是会有些不适。”他语气平和,仿佛在解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现象。

林可深吸了一口冰冷刺骨的空气,那空气仿佛带着冰碴,刺痛了她的肺叶,却也让她混乱的神经强行冷静下来。“没事,”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极力压抑的沙哑,目光艰难地从那致命的牵引源移开,投向周围那些巨大的显示屏,“很震撼。这就是周主任您领导的项目?”

“是整个团队的心血。”周启明微微颔首,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,但那份掌控感却丝毫不减。他抬手指向一块巨大的屏幕,上面正模拟着一种分子在量子层面匪夷所思的行为——它似乎在同时进行着分解与合成的逆过程,熵值在模拟中诡异地波动,甚至出现了短暂的负增长!

“看这里,”周启明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,尽管被他很好地克制在儒雅的框架内,“传统的计算化学,受限于算力和理论框架,只能模拟分子在单一稳态或有限路径下的行为。但在狄拉克阵列的算力支撑下,结合我们团队开创性的‘多维态叠加推演算法’…”

他顿了顿,镜片后的目光灼灼地看向林可,一字一句地说道:

“…我们正在尝试触摸,甚至改写某些物理法则的边界。比如,”他的手指轻轻点在那短暂出现的负熵值区域,“热力学第三定律所描述的,不可逆转的熵增方向。”

改写热力学第三定律?!林可的心脏猛地一沉。这是何等的狂妄!又是何等的…危险!她瞬间联想到杜恒意识碎片中燃烧的逆向分子式,联想到“x物质”那颠覆时空的副作用!

“这…理论基础是?”林可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,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那个违反常识的波动。

“这正是我们客座研究员,‘云博士’的杰出贡献。”周启明的笑容更深了些,带着由衷的赞赏。“云博士是一位真正的理论天才,尤其是在量子纠缠的非定域性应用和时空拓扑模型的构建方面,有着…超越时代的洞见。”他抬手指向防护罩内阵列核心区域旁边,一个独立的小型透明操作舱。舱内控制台前空无一人,但指示灯显示系统处于激活待命状态。

“可惜云博士性格…嗯…比较孤僻,不喜与人接触,更专注于理论推导和远程协作。他的工作大多通过加密信道进行,连我也很少能见到他本人。”周启明无奈地笑了笑,语气中带着一丝对天才怪癖的包容。“但他提出的核心框架——利用量子纠缠的‘鬼魅作用’在微观层面短暂构建局部时空的‘低熵阱’,从而为分子提供逆转‘自发’过程的可能路径——正在这里被一步步验证!”

林可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个空无一人的操作舱上。孤僻?远程协作?不见其人?手臂针孔处的灼痛和牵引感并未消失,反而在周启明提到“云博士”和“时空拓扑”时,产生了一阵更剧烈的悸动!狄拉克阵列核心传来的量子纠缠信号,与她臂间的“锚点”共鸣,也指向那个空荡荡的操作舱方向!

“云博士…真是神秘。”林可的声音很轻,视线缓缓扫过操作舱光滑的控制台表面,仿佛想从上面找出一点指纹或使用痕迹。

“天才总是与众不同的。”周启明似乎并未察觉林可的探究,他的注意力重新回到那宏伟的阵列上,镜片反射着冰冷的蓝光。“他的理论,就像一把钥匙,正在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物质操控全新境界的大门。只是这扇门背后的风景…”他微微一顿,语气带上一种深沉的意味,“…需要最谨慎的步伐去探索。安全,始终是我们,也是林顾问您最关心的,不是吗?”

就在这时,林可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旁边一块监控阵列内部状态的副屏。一行不起眼的能耗数据日志引起了她的注意:

>核心能耗峰值记录:

>时间戳:[与林可在IcSAEc进行维度探测实验高度吻合]

>峰值负荷:117.8%(超载运行)

>关联进程:background_Sg\/probe_deepState_Enta

背景扫描?探测深态纠缠?时间点正是她触发杜恒意识碎片的那一刻!

手臂针孔猛地一跳,如同被无形的针再次刺中!

那剧烈的灼痛和防护服下清晰脉动的幽蓝光斑,与狄拉克阵列深处传来的、如同垂死巨兽般的嘶鸣,在这片冰冷的量子之冢里,无声地共鸣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