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7章 欲征羌人入伍(2 / 2)

“军中升迁,一视同仁,凭本事授予军职。此策施行年余,这些羌兵已渐与汉兵无异,对明国归属之心日强。”

“前番允许部分人回乡探亲,正是要让他们将明国的仁政与公平带回部族,让更多羌人知晓,入明国户籍,便可摆脱部族首领奴役,拥有自己的产业,凭军功获取前程!”

郭嘉接口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洞察世情的冷峻:“大王圣明。试想,在羌地,绝大多数普通羌人终年为主家放牧,形同奴隶,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,生活贫苦至极。当他们得知,在明国当兵,不仅能分到足以养活家人的田地、牧场,成为自家的产业,还能凭借战功升官晋爵,领取俸禄,光耀门楣,这是何等巨大的诱惑?”

“那些羌人贵族终日饮酒作乐,挥霍无度,而他们却挣扎在生死之上。如今有一条改天换命之路摆在眼前,他们怎会不拼命抓住?即便那些羌人首领洞悉了大王分化瓦解之策,也绝不敢明目张胆地阻拦。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,更何况是断绝一族,大部民众上升之希望?那些心向明国的羌民,会首先将敢于阻拦者撕成碎片!”

“善!大善!”波彦霍然起身,眼中闪烁着开拓与征服,“便借此北伐之机。传孤命令,待今年秋收之时,即刻在那些已表臣服、接受明国管辖的羌人部族,发征召令,调集其族兵,汇入北伐大军!明告诸羌,凡应征者,皆按明军律例与汉兵同饷同酬,战时按功行赏,功勋卓着者,赐田宅,授官爵,其家眷亦可优先入明国户籍,受明国保护!”

殿内群臣听着波彦与郭嘉这一番关于如何治理、分化羌人的对答,无不心潮起伏。此策若能顺利推行,不仅可借羌人之力增强北伐兵力,更能从根本上瓦解羌人豪酋的统治,将广袤的凉州彻底、稳定地纳入明国版图,实乃一劳永逸的绝户之计。

众人皆心悦诚服,齐声赞叹:“大王英明!此策足以定凉州百年之基!”

波彦坐回御座,继续部署:“还有,调沈游为护羌将军,持孤手令,总督天水、安地、北地、陇西四郡军事,严密监视曹军动向,防止其小股精锐潜入凉州制造混乱。同时,以六百里加急,传书敦煌的周泰与钟繇,令其务必守好河西,确保西域商路畅通,震慑西域诸国,不得有误!”

“令韦端将凉州刺史部迁至金城允吾,居凉州之中,给孤督好凉州各郡政事,也把允吾城扩建一番,增强防御。”

“诺!”书记官奋笔疾书,将一道道命令详细记录。

波彦环视全场,“今日朝会,大致议定了北伐期间各关键之处出兵与防务部署及人选,纲举则目张,细节之处,尚需诸位爱卿回去后,依此方略,细细完善,拟定具体条陈,再行上奏。”

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,亦不可不密。”他的声音陡然转厉,“今日所议诸事,关乎国运,望各位守口如瓶,如有半分泄露,无论有心无意,皆以大罪论处,绝不姑息!”

“臣等谨记!”百官凛然应诺。

“退朝——”悠长的唱喏声响起,百官依序躬身退出大殿。

波彦则带着三个儿子,向后殿走去。刚踏入一处熟悉的庭院,便听得一阵银铃般的欢笑声传来。

只见波安正带着弟弟妹妹在院中堆雪人、打雪仗,玩得不亦乐,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颜,与方才前殿那肃杀凝重的战争谋划,形成了鲜明而又和谐的对比。

波彦停下脚步,站在廊下,静静地望着这一幕,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。他所谋划的一切,他所要进行的战争,不正是为了守护眼前这般安宁祥和的景象,为了给这些孩子们,也给天下千千万万的孩子,创造一个可以无忧无虑在雪中嬉戏的太平盛世吗?

前路的艰险与血腥,在这一刻,似乎都有了更加坚实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