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他当机立断,下令让甘宁率领海军从海路北上河北,寻找机会夺取城池,以此来牵制袁绍的兵力。同时,他还命令礼司派遣官员前往辽东,与公孙度商议结盟之事。
就在这时,一向主管经学和各地官学的礼司司长严畯站了出来,他指着舆图说道:“明公,吾认为此举虽好,但海上随时有大风大浪,用兵极具风险。”
“为保万无一失,何不再招降北海的孔融?”
严畯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接着说道:“要是这孔融能够投诚于明公,那明公岂不是不费一兵一卒,就能得到北海、东莱这两个郡了?”
“再与泰山、琅琊连成一片,屯集兵马对河北形成威胁,定可牵制袁绍大部兵马,让公孙瓒从易县反攻!”
鲁肃听后,微微皱眉,似乎有些不同意严畯之举,站出来说道:“那袁绍顾忌孔氏之名,都不敢对北海用兵,生怕给自己招来骂名。明公若贸然对孔融用兵,恐怕也会引起天下人的非议啊。”
严畯见状,连忙说道:“子敬误会了,吾之意不是要对北海用兵逼迫孔融投降,而是以口舌之利劝说孔融。”
说完又转身向波彦抱拳一礼说道:“畯愿向明公请命,亲自前往北海,劝解那孔文举向明公投诚。”
波彦闻言,顿时来了兴趣,他看着严畯,好奇地问道:“严公,此行打算如何行事?”
严畯一边摸着自己那长长的胡须,一边露出了自信的笑容,缓缓说道:“吾可以去邀请官学中的郑玄、司马徽、管宁等多位德高望重的大家,一同与吾前往北海。”
“以探讨经学的名义。向孔融阐明其中他北海的利害关系,趁此机会劝他向明公投诚。”
接着,严畯又补充道:“吾等还可以告诉他,明公非常重视学问,治下官学无数,天下名士积聚,各地学院拔地而起。如他能够向明公投诚,不仅可以在官学中传授孔学,而且明公会对他委以重任。他肯定会欣然向往。”
说到这里,严畯稍稍停顿了一下,然后继续说道:“要知道,如今儒家学派主要是依靠其他人来支撑门面,而他孔氏虽然还有孔子后人这一响亮的名头,但却没有什么着作出世,也没出什么名家。长此以往,孔氏恐怕就要逐渐没落了。”
最后,严畯语气坚定地说:“如他孔融能够在明公的治下之地宣扬孔氏之学,那对他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,料想他会迫不及待地向明公俯首称臣!举城投降。”
波严听闻严畯有信心能够劝降北海,随即将北海的诸多事务全权交托给严畯,以确保在牵制袁绍方面多一道保险。
笑着对严畯说道:“好!北海之事就有劳严公费心了。吾让许褚护送严公、邓公尔等前往北海,与孔融商议投诚之事。”
话一说完,波严转身面向舆图,拿起一根细棍,指着地图上的兖州与豫州两地。
对着众人说道:“此次攻打兖州、豫州,从袁术手中夺取二州,吾打算如此调兵遣将,还请诸位不吝赐教,给予指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