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沉默思考。
许久之后,典学从事严畯出列说道:“禀吴侯,承吴侯重用,聘吾为州内典学从事,吾所说之事,本不关吾本职之责,但不吐不快,说之可能又有稽越。”
波彦见严畯仿佛有大事要告诉他一般,对他说道:“典学,但说无妨。”
严峻对波彦行礼道:“是,尊吴侯令,吾翻阅群书,加之吾之所见,吴侯麾下政务府与统帅府,制度太过混乱与简陋,官吏所管之事太过杂乱。”
“大多文臣与将领皆无官职之名,众人皆听吴侯之令行事,有权无名,无法言正名顺。”
“眼下要紧之事,是要定制适用于吴侯治下的一套制度。”
“吾观之政务府如同朝廷尚书台,主管民政,官吏考核,但其中官吏所管之事太过杂乱,职权职责也没确认。”
“统帅府如同朝廷太尉,主管军事,然统帅府众将领无职级,分不清上下,领兵多少皆听吴侯之令,也无定制。较为混乱。”
“且吴侯还缺如同朝廷御史台,监察治下官吏的一府。望吴侯早日成立,威慑众人,防止在发生烈属营之事。”
波彦听严畯这番大公无私之言,对严畯相当佩服,严畯上任扬州典学从事以来,忙于州内官学,选教学书籍与各处招募师生,也为波彦推荐了不少人才。
对严畯笑道:“听典学忠心无私之言,吾深感欣慰,有尔等,吾何愁大业不成。哈哈哈。”
“在这次巡视之时,吾也知二府弊端,欲变革二府,使之完善,然忙于巡视,且吴郡、交州与后来荆南都有战事,便拖到如今,今日典学将之说出。”
波彦转向众人:“也趁此机会,大家商议如何定制,如何完善二府,加之典学所说监察治下官吏的一府,既然监察官吏那该此府就名为监察府,通俗易懂。”
这时治中从事张毅出列说道:“禀吴侯,吾以为以政务府、统帅府与监察府三府也不管过来吴侯千万子民与这般广阔疆域。当效仿朝廷中枢建吴侯府,协助吴侯治理扬州,交州与荆南三地与千万之民。”
众人纷纷出言,讨论不断,天渐渐黑了下来,刺史府里做事之人在议事厅为众人掌灯,议事厅瞬间明亮起来。
波彦见众人还在不停讨论,从下午到天黑,时间已过去许久。
这时有人通报,陶夫人带着大公子在门外等候。
波彦听陶贞前来刺史府,以为有要急之事。让人通传陶贞进来。
陶贞带着波昶,后面跟着二三十位丫鬟提着食盒进来。
众官吏起身对陶贞母子行礼:“拜见夫人,大公子。”
陶贞母子对波彦行礼:“拜见夫君,拜见君侯。”后面丫鬟行大礼:“拜见吴侯。”
陶贞说道:“夫君,吾听闻尔与诸君这么晚还在刺史府商议大事,料想还没用膳,便让人在府内赶制一些糕点,送来刺史府,让夫君与诸君填填肚子。”
波彦笑道:“还是夫人想得周到,这么晚也该饿了,快,把糕点分与众人。再上茶来。”
不一会丫鬟把糕点分于众人,刺史府仆人也把茶泡了上来。
众人出言谢道:“多谢吴侯,夫人。”
后陶贞带着波昶回波府去了。
波彦等人吃着糕点喝着茶继续讨论定制事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