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:云开雾散青天朗,生计谋时道路新
钱够厚和钱够多吃完早饭就去了村里,他们还想换昨天的衣服,被汪细卫阻止了。
那衣服昨天弄得脏兮兮的,多少还是有些晦气,让扔了算了。
俩孩子出了门,汪细卫也带着潘高园出门,都是往乡上而去。
潘高园去了供销社,而汪细卫则是前往乡里,他得去找梅叔,问一下乡里情况。
出门太久,乡里的状况自己完全不清楚,回来就碰上舅舅钱左岸的事情,今天得来问问。
秋日的阳光透过蒙着灰尘的玻璃窗,斜斜地照进梅副乡长那间略显局促的办公室。
一张掉了漆的木质办公桌占据了主要位置,上面堆满了各种红头文件、会议记录和几本卷了边的《湘南农村》。
墙上贴着褪色的“为人民服务”标语,和一张略显模糊的蛟乡地图。
角落里,一个老式铁皮文件柜锈迹斑斑,旁边放着一个搪瓷脸盆架,上面放着一个脸盆。
梅副乡长,汪细月的公公,这个五十多岁、头发黝黑、面容略胖、眼角已经有了皱纹的男人,正坐在吱呀作响的藤椅上。
他手里捏着一支“大前门”香烟,烟雾缭绕中,他眉头微蹙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。
看到汪细卫推门进来,他脸上立刻堆起一种介于长辈和领导之间的复杂笑容,既有亲家的熟稔,又有乡干部的矜持。
“细卫来啦?坐,快坐!”梅副乡长站起身,指着办公桌对面一把同样老旧的木椅。
同时拿起桌上的搪瓷茶缸,里面是泡得发黑的茶叶垢,“自己倒水,茶缸是干净的,就是茶叶糙了点。”
汪细卫脸上带着谦逊的笑,快步上前,双手接过梅副乡长递来的茶缸,然后放在了桌上。
“梅叔,您太客气了。我不渴,您忙您的。”
他顺势坐下,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落在梅副乡长脸上,开门见山。
“梅叔,我今天来,一是想看看您,二是……心里头不踏实,想问问魏书记那边的情况?”
“还有……关于够厚和够多两个孩子,乡里……有啥说法没?”
他声音不高,但每个字都透着关切,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。
梅副乡长深深吸了一口烟,缓缓吐出,烟雾在阳光下扭曲升腾。
他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,然后靠回椅背,藤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。
他眯起眼,审视地看着汪细卫,似乎在掂量着话该怎么说。
“唉,”他先重重叹了口气,弹了弹烟灰,轻声说:
“细卫啊,你消息倒是灵通。魏书记这事儿,算是……虚惊一场,但也算因祸得福。”
他顿了顿,身体又前倾了一些,压低声音,带着点后怕和庆幸。
“事情是这样的,魏书记来了以后,那真是雷厉风行啊!”
“抓钱左岸那房子坍塌的事,借着办事不力的原因,该拉拢的拉拢,该安抚的安抚……”
“眼看着就要把乡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捋顺了,正准备放开手脚,搞点大动作呢!结果……”
他摇摇头,脸上露出几分鄙夷,“就有人眼红,使绊子!”
“匿名信寄到县里,举报魏书记作风不正,男女关系不清不楚,还说他贪赃枉法,在临乡修桥修房子的事上收了好处!”
汪细卫的心猛地一沉,握着茶缸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。
他强作镇定,喉咙有些发干:“那……县里查了?”
“查了!查得可严了!”梅副乡长语气一转,带着点兴奋。
“县纪检委的同志亲自下来,住了一个多礼拜!”
“把账本翻了个底朝天,找了好些人谈话,连魏书记在县里住招待所的发票都查了!结果呢?”
他摊开手,脸上露出一种“果然如此”的表情,“屁都没有!全是捏造!那些所谓的‘证据’,漏洞百出,一戳就破!”
“举报的人?查到现在也没个影儿,估计是咱们体制内的人做的,没留任何线索。”
他猛地吸了口烟,声音提高了几分:“所以啊,县里昨天下了结论,纯属诬告!”
“不仅还了魏书记清白,还表扬他能顶住压力、坚持工作!现在魏书记威望比以前还高!”
“乡里那些原来观望的、嘀咕的,现在都服服帖帖的!他现在正憋着一股劲儿,要好好搞搞蛟乡的经济呢!”
听到这里,汪细卫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,才“咚”地一声落回肚子里。
他长长地、无声地舒了一口气,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下来,脸上露出由衷的庆幸和一丝后怕。
“那就好,那就好!魏书记是清官,是能人,蛟乡需要他!”
他心里飞快地盘算着,自己送的那些腊肉、鸡蛋、还有偷偷塞的红包,看来是没白送,至少没给自己和师傅李池卫惹上大麻烦。
想到师傅,他心头又是一紧,师傅和这些人可是老熟人,送的东西比自己多多了,还好没事!
梅副乡长看着他表情的变化,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,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