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安县的天,是真的亮了。
持续数日的肃清与审讯,让这座小城始终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又隐含希望的气氛中。郑刚雷厉风行,以巡察使之权,迅速厘清了案情。县令周洪、县丞等一干参与邪祀的官吏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,被革职查办,打入死牢,等候上报刑部批复。那些助纣为虐的“夜巡使”和邪道,该杀的杀,该流放的流放。被解救的百姓得到了安抚和些许补偿,虽然失去的生机难以挽回,但至少活了下来。
清风这几日则安心待在王一刀为他安排的一处清净小院里,一边照顾伤势渐愈的来福,一边消化着此次事件的丰厚收获。
系统奖励的十颗内功丹和八颗道行丹,让他修为稳步提升,内力愈发浑厚,道行也增长了不少,对法术的运用和理解更深了一层。那本《掌心雷》完整秘籍更是让他如获至宝,这乃是正统的道家雷法,威力绝非之前那半吊子的震雷符可比,虽然修炼起来极难,但一旦有成,必将成为他重要的对敌手段。五百两白银的巨款,更是让他腰包瞬间鼓胀,再也不用为盘缠发愁。
来福在军医和清风内力的双重调理下,恢复得很快。断腿被接好,虽然还有点瘸,但已能跑跳,而且似乎因祸得福,眼神更加灵动,对阴邪之气的感知也敏锐了许多,皮毛油光发亮,隐隐有向“灵犬”发展的趋势。系统提示的“潜力激发”看来不假。
这日清晨,清风正在院中练习新学的《掌心雷》基础手诀,虽然还无法引动真正的雷霆,但指尖已有细微的电弧闪烁,发出轻微的噼啪声。来福瘸着腿,好奇地在旁边看着,时不时想用爪子去碰那电弧,被清风哭笑不得地喝止。
院门被轻轻敲响,王一刀和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——巡察使郑刚,一同走了进来。
“郑大人!王捕头!”清风连忙收功,拱手行礼。经过此事,他对这位铁面无私的巡察使颇为敬重。
郑刚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笑意,摆了摆手:“清风道长不必多礼。此次永安县能拨乱反正,道长居功至伟。若非道长冒险探查,及时报信,不知还有多少百姓要遭殃。”
“大人言重了,贫道只是尽了本分。”清风谦逊道。
郑刚点点头,目光欣赏:“不居功,不倨傲,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修为和胆识,更难能可贵的是心存正道。本官已将此间之事具表上奏,并为道长请功。”
清风心中一动,这可是意外之喜!有巡察使亲自请功,对他获取玉碟大有裨益!
郑刚继续道:“按朝廷规制,似道长这般有功于地方的修行之士,可由地方官员举荐,经考核后,破格授予道籍玉碟。本官虽非地方主官,但亦可作保,向京城司天监或道录院举荐。”
他话锋一转:“不过,道长可知,如今朝廷对僧道管理日益严格,即便有本官举荐,入京后仍需通过司天监的考核,方能正式录入道籍,领取俸禄。而且…”他微微压低了声音,“京城局势复杂,司天监内亦非铁板一块,道长还需谨慎行事。”
清风认真聆听,将郑刚的提点牢记在心:“多谢大人指点,贫道铭记。”
郑刚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,递给清风:“这是本官的亲笔荐书,你持此信入京,可先去司天监寻一位姓陆的监丞,他是本官故交,为人正直,或可为你提供些帮助。”
清风双手接过信函,感觉沉甸甸的,这不仅仅是一封荐书,更是一份机遇和一份责任:“大人恩德,贫道没齿难忘!”
郑刚笑了笑,又勉励了几句,便先行离去,他还要处理永安县后续的政务交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