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的北京带着深冬的凛冽,北风卷着零星碎雪,刮过北大南门的朱红立柱。陈志鹏拖着装满书籍和给家人礼物的行李箱,脚步匆匆地踏上前往首都国际机场的地铁。还有几个小时,他就要登上飞往深圳的航班,一想到即将见到分别半年的父母、妹妹,还有盼着他回家的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,他的心脏就像被温水浸泡着,暖意从胸口蔓延到四肢百骸。
这是他第一次在外地独自生活这么久,大一上学期的忙碌与成长,都在心底沉淀成对家人的思念。课堂上啃下的艰深理论、图书馆里熬过的漫漫长夜、宿舍卧谈时的欢声笑语,还有遇到困难时室友们的援手,这些经历让他愈发成熟,却也让他更加眷恋家的温暖。出发前,他特意给母亲江念初发了微信:“妈,我已经在去机场的路上啦,航班准点起飞,下午三点就能到深圳。”没过几秒,母亲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,屏幕里,母亲笑得眼角泛起细纹,身后是蹦蹦跳跳的妹妹陈语安和陈语宁。“鹏鹏,东西都带齐了吗?深圳今天暖和,不用穿那么厚,到了机场别乱跑,爸妈和妹妹们在出口等你。”母亲的声音温柔又急切,满是牵挂。“放心吧妈,都带齐了,还给妹妹们带了北大的纪念书签,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带了北京的老字号糕点。”陈志鹏笑着说,镜头里的妹妹们听到“礼物”两个字,眼睛立刻亮了起来,陈语安抢着说:“哥哥,我等你好久啦,想你陪我玩拼图!”陈语宁也奶声奶气地附和:“哥哥,我画了画给你看!”
挂了电话,陈志鹏的眼眶有些发热。他想起离家前,母亲连夜给他收拾行李,把保暖的衣服、常用的药品一一叠好放进箱子,反复叮嘱他在学校要照顾好自己;父亲陈屿虽然话不多,却悄悄往他钱包里塞了足够的生活费,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在北大好好学,家里不用你操心”;妹妹们拉着他的衣角,舍不得他走,让他一定要经常给自己打电话。这半年来,他每天都会和家人视频,分享学校里的趣事,吐槽难懂的课程,而家人的鼓励和牵挂,就像一束光,支撑着他度过那些迷茫又艰难的日子。
飞机准时起飞,穿过厚厚的云层,北京的轮廓渐渐模糊。陈志鹏靠在舷窗边,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,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深圳的家。他想象着父母在机场等候的身影,想象着妹妹们扑进他怀里的模样,想象着家里满桌的饭菜香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三个小时的飞行时间,他觉得格外漫长,每隔一会儿就看一眼手机上的时间,生怕错过落地的时刻。
下午两点五十分,飞机缓缓降落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。走出机舱,一股温暖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,与北京的干冷截然不同。陈志鹏加快脚步,跟着人流走向行李提取处,取完行李后,他几乎是小跑着冲向接机口。远远地,他就看到了人群中熟悉的身影——父亲陈屿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外套,身姿挺拔,正踮着脚尖四处张望;母亲江念初穿着米色的毛衣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脸上带着焦急又期待的笑容;旁边的陈语安和陈语宁踮着脚,脖子伸得长长的,眼睛紧紧盯着出口的方向。
“爸!妈!语安!语宁!”陈志鹏激动地喊出声,用力挥舞着手臂。
听到他的声音,江念初立刻转过头,看到他的那一刻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快步朝着他跑过来。“鹏鹏!我的乖儿子!”她一把抱住陈志鹏,声音带着哽咽,双手紧紧地搂着他的后背,仿佛要把这半年的思念都融进这个拥抱里。陈志鹏感受着母亲温暖的怀抱和熟悉的气息,积攒了半年的思念再也忍不住,眼泪瞬间夺眶而出,他紧紧回抱住母亲,声音沙哑地说:“妈,我好想你。”
陈屿也走了过来,拍了拍陈志鹏的肩膀,虽然脸上没什么太大的表情,但眼神里的欣慰和牵挂却藏不住。“回来就好,路上累了吧?”他接过陈志鹏手里的行李箱,语气沉稳却带着关切。
“哥哥!哥哥!”陈语安和陈语宁也扑了过来,抱住陈志鹏的腿,仰着小脸看着他,眼睛里满是崇拜和思念。陈语安拉着他的手晃了晃:“哥哥,你终于回来了!我好想你!”陈语宁则把手里的画递给他:“哥哥,这是我画的你,还有北大的博雅塔和未名湖,老师说我画得可好了!”
陈志鹏蹲下身,擦干眼泪,摸了摸两个妹妹的头,看着画纸上稚嫩却充满童趣的图案,心里暖暖的。“语安、语宁,哥哥也想你们,你们又长高了。”他从背包里拿出准备好的纪念书签,递给她们:“这是给你们的礼物,喜欢吗?”两个妹妹接过书签,上面印着北大的校徽和未名湖的风景,她们开心地跳了起来:“喜欢!谢谢哥哥!”
江念初看着一家人团聚的场景,擦了擦眼角的泪水,笑着说:“好了好了,别哭了,外公外婆、爷爷奶奶还有亲戚们都在家里等着呢,咱们赶紧回去,大餐都快准备好了。”
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走出机场,坐上了父亲开来的车。车子驶离机场,沿着高速公路向市区驶去。深圳的冬天温暖如春,道路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,鲜花盛开,与北京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。陈志鹏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,听着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里的近况——爷爷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,每天都会去小区公园散步;外婆学会了用智能手机视频,经常念叨着要看看他;二舅江逸晨和三姨江念熙一家也特意赶了过来,就为了等他回家。
“对了鹏鹏,你外公特意让你二舅去买了你小时候最爱吃的帝王蟹,还有你爸,昨天就去市场挑了新鲜的石斑鱼,说要给你补补身子。”江念初笑着说,“你爷爷奶奶也带来了自己种的青菜和萝卜,说外面买的不如家里种的好吃。”
陈志鹏听着母亲的话,心里充满了感动。他知道,家人们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自己,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念叨,一份普通的食物,都藏着浓浓的爱意。“辛苦爸妈了,也麻烦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了。”他说。
“跟家人还客气什么。”陈屿看了他一眼,笑着说,“在学校吃得怎么样?有没有瘦?我看你好像比离家的时候结实了点。”
“挺好的爸,学校食堂的饭菜种类很多,我有时候也会和室友一起去外面吃。”陈志鹏说,“我还跟着赵阳一起打球,身体比以前好多了。”
陈语安坐在后座,拉着陈志鹏的胳膊,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在学校的趣事:“哥哥,我这次期末考试考了双百,老师还奖励我一朵小红花呢!”陈语宁也不甘示弱:“哥哥,我也得了小红花,我还参加了学校的画画比赛,得了二等奖!”
“你们真棒!”陈志鹏夸奖道,看着两个妹妹骄傲的小模样,心里满是欢喜。
车子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,终于抵达了江家别墅。这是外公江哲和外婆林晚星的家,也是家人聚会的固定地点。车子刚停在门口,别墅的大门就打开了,里面涌出一群人。
“鹏鹏回来啦!”外公江哲拄着拐杖,快步走了出来,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。外公今年77岁,头发已经花白,但精神矍铄,眼神依旧明亮。
“外公!”陈志鹏赶紧下车,快步走到外公面前,握住他的手。外公的手布满了皱纹,却很温暖,握着他的手,力道十足。
“快让外公看看,我们的大学生回来了,真是越来越精神了!”江哲仔细地打量着他,眼神里满是疼爱,“在北大过得还好吗?有没有受委屈?”
“挺好的外公,一切都好,您身体怎么样?”陈志鹏关切地问。
“好得很!每天都散步、打太极,比你爷爷身体还好呢!”江哲笑着说,旁边的爷爷陈斌忍不住打趣:“老江,你就别吹了,上次散步还差点崴了脚。”
陈斌今年69岁,比江哲小几岁,身体也很硬朗,说话风趣幽默。“爷爷!”陈志鹏喊了一声,走过去拥抱了爷爷。
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。”陈斌拍着他的后背,“在学校要好好学习,但是也别太累了,身体是本钱。”
“知道了爷爷。”陈志鹏点点头。
外婆林晚星和奶奶苏敏也走了过来,外婆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,显得格外喜庆。“鹏鹏,我的乖外孙,可算把你盼回来了!”林晚星拉着他的手,心疼地说,“怎么好像瘦了点?是不是在学校没好好吃饭?”
“没有外婆,我吃得可好了,可能是长高了,所以看起来瘦了。”陈志鹏笑着说。
奶奶苏敏递过来一杯热牛奶:“刚煮好的,快喝点暖暖身子,一路辛苦了。”
“谢谢奶奶。”陈志鹏接过牛奶,喝了一口,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,暖到了心底。
二舅江逸晨、二舅妈苏晓,三姨江念熙、三姨夫周航也带着孩子们走了过来。江逸晨今年40岁,身材微胖,性格爽朗,拍着陈志鹏的肩膀说:“鹏鹏,大学生回来了!在北大有没有学到什么厉害的知识?给我们讲讲呗!”
“二舅,我才刚上大一,还有很多要学的呢。”陈志鹏不好意思地说。
二舅妈苏晓笑着说:“鹏鹏真谦虚,能考上北大就已经很厉害了。快进来吧,外面有点风,别着凉了。”
三姨江念熙拉着他的手,细细打量着他:“鹏鹏长壮了,也成熟了不少,看来在学校独立了很多。”
三姨夫周航点点头:“年轻人就该多锻炼,北大是个好地方,要好好把握机会。”
表弟表妹们也围了过来,9岁的江暖暖、9岁半的周庭萧,还有4岁的周清禾和4岁两个月的江景郉,几个孩子好奇地看着陈志鹏,眼神里满是崇拜。江暖暖胆子比较大,拉着他的衣角问:“表哥,北大是不是很大很漂亮?有没有电视里那么厉害?”
周庭萧也说:“表哥,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北大的故事?我们老师说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。”
陈志鹏笑着点点头:“好啊,等吃完饭,我给你们讲北大的未名湖、博雅塔,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。”
孩子们开心地跳了起来,簇拥着他走进了别墅。
江家别墅宽敞明亮,装修得温馨又大气。客厅里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红木沙发,墙上挂着外公江哲的书法作品,写着“家和万事兴”三个大字,透着浓浓的家风。客厅中央的茶几上摆满了水果、坚果和点心,都是家人们特意准备的。
“快坐快坐,一路风尘仆仆的。”江哲招呼着大家坐下,“鹏鹏,你坐外公旁边。”
陈志鹏坐在外公身边,看着满屋子的家人,心里充满了幸福感。家人们围坐在一起,七嘴八舌地问着他在学校的情况,从学习问到生活,从室友问到社团,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关切。陈志鹏耐心地回答着,分享着自己在北大的经历——讲《大学国文》课上老师的精彩讲解,讲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,讲和室友们一起复习、一起打球的日子,讲加入文学社的收获,讲第一次滑雪的趣事。家人们听得津津有味,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。
“没想到北大的学习这么有意思,还有这么多社团活动。”江逸晨说,“鹏鹏,你加入文学社真是选对了,你从小就喜欢写作,要好好坚持下去。”
“是啊,”江念初点点头,“我就知道我们鹏鹏在写作方面有天赋,以后说不定能成为一名作家呢。”
“妈,我现在还只是喜欢,以后能不能成为作家还不一定呢。”陈志鹏不好意思地说。
“只要有梦想,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。”外公江哲说,“鹏鹏,你要记住,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和毅力,就像你考北大一样,只要努力,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。”
“我记住了外公。”陈志鹏认真地点点头。
聊着天,厨房里传来了阵阵香味。二舅江逸晨和三姨夫周航早就钻进了厨房忙碌起来。江逸晨的厨艺一向很好,尤其是擅长做海鲜,而周航则对家常菜颇有研究,两人分工合作,准备着丰盛的大餐。
“我去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。”江念初站起身说。
“我也去!”苏晓和江念熙也跟着站了起来。
客厅里只剩下老人们和孩子们,还有陈志鹏。爷爷陈斌和外公江哲聊着最近的新闻和养生之道,奶奶和外婆则在旁边织着毛衣,时不时看看孩子们。几个表弟表妹围在陈志鹏身边,缠着他继续讲北大的故事。
“表哥,你在北大有没有见过明星啊?”江暖暖好奇地问。
“没有呢,北大里大多是老师和学生,大家都在认真学习和做研究。”陈志鹏说。
“那北大的图书馆是不是有很多很多书?比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大多少啊?”周庭萧问。
“北大图书馆的藏书可多了,有几百万册呢,比你们学校的图书馆大太多了,里面还有很多珍贵的古籍和善本。”陈志鹏耐心地解释道,“等你们以后长大了,也可以努力考上北大,自己去图书馆看看。”
“好!我以后也要考北大!”江暖暖大声说,周庭萧也跟着点头:“我也要考北大,和表哥一起!”
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样子,陈志鹏笑了起来。他想起自己小时候,也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梦想,而正是这些梦想,支撑着他一路努力,最终考上了北大。他真心希望这些表弟表妹们也能拥有自己的梦想,并为之努力奋斗。
厨房里的香味越来越浓,引得孩子们直流口水。“好香啊,是不是帝王蟹做好了?”陈语安吸了吸鼻子,拉着陈志鹏的手说,“哥哥,我最喜欢吃帝王蟹了,二舅做的帝王蟹最好吃了。”
“应该快好了,咱们再等等,等二舅和三姨夫把所有菜都做好,咱们就开饭。”陈志鹏说。
没过多久,江逸晨从厨房里走了出来,擦了擦手上的油:“开饭啦!都来餐厅吃饭吧!”
大家纷纷站起身,走向餐厅。餐厅里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圆桌,上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肴,琳琅满目,香气扑鼻。中间是一大盘清蒸帝王蟹,色泽鲜红,肉质饱满;旁边是红烧石斑鱼,汤汁浓郁,香味四溢;还有油焖大虾、蒜蓉粉丝蒸扇贝、白灼虾等海鲜,都是陈志鹏喜欢吃的;此外,还有糖醋排骨、可乐鸡翅、清炒时蔬、炖鸡汤等家常菜,满满一桌子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“哇,好多好吃的!”陈语宁眼睛亮晶晶的,忍不住伸出手想去抓一块排骨,被江念初轻轻拍了一下手背:“小馋猫,等大家都坐下再吃。”
家人们陆续坐下,江哲坐在主位,旁边是陈斌,然后是林晚星、苏敏,接着是江念初、陈屿,江逸晨、苏晓,江念熙、周航,孩子们则坐在专门的儿童椅上,陈志鹏坐在江逸晨和周庭萧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