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的“暗刃”比预想中来得更快。仅仅半月之后,一艘悬挂着钦差旗号的官船便抵达了吕宋港。从船上下来的“观军容使”,并非想象中趾高气扬的宦官或骄横的勋贵,而是一位身着四品文官袍服,面容清癯,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官员——都察院右佥都御史,韩雍。
此人以“清直敢言、熟知刑名”着称,是朝中清流一派的干将,并非庸碌之辈。朱棣派他来,用意深远:既要用清流的“直”来制衡凌云的“奇”,也要用其“能”来真正摸清吕宋的底细。
韩雍的到来,为吕宋基地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紧张氛围。他行事低调,却不失钦差威仪,甫一登岸,便宣读了圣旨,明确了其“观风、协理、稽核”的职责,并要求即刻巡视吕宋防务及工坊建设。
凌云亲自接待,态度不卑不亢。他严格按照既定策略,为韩雍安排了一场“精心准备”的视察。
韩雍看到了吕宋港的繁忙,停泊的巨舰让他眼底闪过一丝震撼,但很快恢复平静。他参观了对外开放的普通船坞、钢铁工坊和格物学堂,看到了流水线生产、标准化零件以及学员们学习数学、几何的场景。他仔细询问了产量、耗资、人员来源,随行的书记官飞速记录。
凌云有问必答,但涉及“雷霆司”核心、惊雷实验室、“龙威”号的具体武备以及任何与“圣主”、灵能相关的内容,便以“军机要务,涉及陛下安危”或“尚在研发,未经验证,恐贻笑大方”为由,滴水不漏地挡回。
韩雍也不强求,只是那双锐利的眼睛,仿佛能穿透表象,记录下一切不寻常的细节:工坊工匠操作工具的熟练程度远超寻常匠户;学堂学生讨论问题时使用的术语他闻所未闻;港口水兵列队行走时那整齐划一、精神饱满的状态,与内地卫所兵截然不同。
“凌总督治下,果然气象一新,令人大开眼界。”韩雍巡视完毕,对凌云淡淡道,语气听不出褒贬,“只是,如此大兴工役,广蓄甲兵,虽曰为国,然则‘富可敌国,强兵震主’之古训,不可不察也。”
这是赤裸裸的警告。凌云微微一笑,回应道:“韩大人所言极是。然吕宋一切,皆为陛下社稷,为大明海疆永固。南洋不宁,则天下商路受阻,国库岁入何来?强敌环伺,若无铁甲利炮,何以保境安民?凌某所为,不过是为陛下守好这南大门而已。”
言语交锋,暗藏机锋。韩雍不再多言,只是要求设立独立的办公署衙,并要走了吕宋基地明面上的账册、名册,开始了他的“稽核”工作。
就在凌云与韩雍进行着无声的博弈时,北方,沈文渊从天津卫传来的密报,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和令人不安。
经过持续监测和秘密排查,格物分苑的技术人员大致锁定了那异常灵能信号的来源区域——京城西南角的琉璃厂一带。那里是工匠、商贩、三教九流混杂之地,也是许多番邦胡商聚集之所。信号时强时弱,似乎在进行某种……试探性的散发和接收,像是在寻找着什么,或者与什么存在进行着微弱的联系。
更让凌云心惊的是,沈文渊在报告中提及,他尝试用吕宋带来的、基于玄玑子理论制作的简易灵能感应罗盘(只能指示大致方向和强度)靠近那片区域时,罗盘指针曾出现一次剧烈的、短暂的偏转,指向了皇城方向!但随即恢复正常,无法复现。
“圣主”的力量,不仅在京城潜伏,甚至可能试图接触或影响皇城内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