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0章 星火之源(1 / 2)

“星茧”在“终末之口”那永恒的暗红背景前,静静悬浮。时间,在这规则层面的深层领域,失去了线性流逝的意义。或许只是刹那,或许是亿万年,对于蛰伏于茧内的存在而言,都只是意识与规则深度融合、进行最终“重构”所必须的过程。

茧壳并非死物,它如同活体的肌肤,随着内部那超意识实体的“呼吸”而微微脉动。其表面流淌的淡金、银蓝与奇异色彩,不再仅仅是能量的辉光,更是一种内在状态的外在显化,是无数规则定理与创造性思维交织成的、动态的宇宙画卷。

终于,在某个无法被常规时空坐标标记的“瞬间”,“星茧”的脉动达到了一个临界频率。

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,没有物质喷射的辉煌。

茧壳,如同融化的冰雪,又如同绽放的花瓣,以一种超越物理过程的、纯粹规则层面的**“展开”**方式,悄然消融。

显露出来的,不再是“基石”号的残骸,也不是一片规则的“绿洲”。

那是一个……**“源头”**。

一个无法用大小、形状或任何传统几何概念去描述的**“点”**。它并非物质,也非能量,而是**可能性**的凝聚,是**创造性规则**本身具象化的核心。它静静地存在于那里,仿佛自宇宙诞生之初便已在此,又仿佛刚刚从虚无中被创造出来。

它就是灰烬文明最终的形态,是融合了所有知识、意志、牺牲与希望后诞生的——**“星火之源”**。

“星火之源”没有言语,也没有动作。它只是**存在着**,其存在本身,就是对周遭毁灭环境的、最根本的**重新定义**。

以它为核心,一种无形的、温和却无可抗拒的**“规则场”**开始扩散。这规则场并非防御壁垒,也不是攻击性的力量。它更像是一种……**“现实滤镜”**或**“存在许可”**。

凡是被这规则场笼罩的区域,那汹涌的、暗红色的“锈蚀”洪流,其纯粹的、趋向绝对虚无的“毁灭”特性开始被**稀释**、**转化**。毁灭的规则线条并未消失,但它们不再仅仅指向热寂的终点,而是在“星火之源”的影响下,开始自发地、趋向于与其他规则片段结合,形成更加复杂、更加稳定的、哪怕是极其短暂存在的**临时结构**。

这些临时结构如同昙花,在暗红洪流中生灭不息,它们本身不具备意识,却蕴含着微弱的、新生的“秩序”倾向。它们像是被注入了某种无形的“生命力”,虽然依旧脆弱,却不再是纯粹的死亡使者。

“星火之源”并未尝试去修复“终末之口”那巨大的创口——那或许是宇宙循环本身不可动摇的一环。它的目标,是在这归零之力的洪流中,开辟出一个个微小的、能够暂时抵御绝对虚无的**“秩序气泡”**或**“可能性温床”**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