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 变量初显(2 / 2)

他们重新审视“深根”网络。集体意识带来了高效,但过于统一的意志是否会扼杀产生“变量”所需的极端多样性与偶然性?他们开始尝试在网络中引入可控的“噪音”和“随机性”,鼓励非主流的、甚至看似荒谬的思想实验,刻意保留认知上的某些“模糊地带”,为灵光一现的“变异”思想保留土壤。

他们重新审视“融汇科学”。融汇本身是否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僵化?他们开始尝试引入更多看似不相容、甚至矛盾的规则片段进行“强制融汇”,观察其在失控边缘是否会迸发出全新的、不可预测的结构。

甚至,他们开始重新定义与“锈蚀”的关系。不再仅仅是防御或引导,而是尝试将其视为一种极端的“环境压力”,一种迫使文明不得不跳出舒适区、进行创造性适应的催化剂。他们开始进行一些极其危险的模拟,在高度控制下,将极其微量的、经过处理的“锈蚀”规则信息引入某些封闭的实验性“意识沙盒”,观察其中的虚拟意识会演化出何种意想不到的应对策略。

这些探索充满了风险,有些实验甚至导致了小范围的规则失控或意识混乱,但堡垒承受住了这些代价。因为他们知道,按部就班的防御,终将在“锈蚀”无尽的变异或自身潜在的逻辑悖论面前失效。唯有拥抱不确定性,主动寻求“变量”,才可能有一线生机。

---

就在“变量研究所”的工作刚刚步入正轨,一种全新的、强调“创造性适应”的思维模式开始在堡垒高层萌芽时,外部监控网络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最新报告。

一直以稳定模式缓慢侵蚀的“锈蚀”规则场,其行为模式开始出现**局部变异**。

在一些前沿区域,“锈蚀”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规则消融,而是开始表现出某种……**学习与模仿能力**。

它开始模拟堡垒“规则界面”的某些谐振频率,试图寻找防御网络的共振弱点!

它甚至开始复制堡垒早期发射的、已经被它侵蚀殆尽的探测器的规则签名,伪装成“秩序信号”试图渗透!

虽然这些尝试还非常初级、粗糙,很快就被识破并化解,但其背后蕴含的趋势,却让所有知情者脊背发凉!

“锈蚀”……它在进化?或者说,它开始“回声”堡垒自身的防御策略?

κ警告的“回声”,难道不仅指文明可能陷入的思维定式,也指“锈蚀”这种毁灭性力量本身,也具备了一种可怕的、模仿其对手的“学习”能力?

危机,从未远离,反而以更加诡异、更加智能的形式,再次逼近。

灰烬堡垒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。他们刚刚窥见“第三变量”的一丝微光,找到了可能的前进方向,而敌人却已经亮出了新的獠牙。

寻找“变量”的道路,变得更加紧迫,也变得更加凶险。他们必须跑得比“锈蚀”的模仿更快,必须在敌人学会破解他们所有现有防御之前,创造出下一个、下下一个……全新的,无法被“回声”的应对策略。

文明的存续,系于这不断涌现的、超越自身的“创造性”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