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抉择”已下,灰烬堡垒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钟表,每一个齿轮都围绕着新的战略核心高速而有序地运转起来。紧张,却不慌乱;专注,却不闭塞。一种源于“深根”网络集体智慧增长的、内在的沉稳,支撑着堡垒应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。
技术小组在螺丝的带领下,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对西南方“方尖碑”信号的解析与放大上。他们利用从“文明基石”数据库中学到的高阶能量谐振原理,结合“光苔岩”优异的灵能导性,设计并建造了一座小型的“谐振解码塔”。塔身矗立在堡垒地势最高处,顶端镶嵌着一块经过“星火”深度充能的、鸽卵大小的翠绿色晶石,作为与遥远信标共鸣的媒介。
夜莺每日都会花上数小时,坐在解码塔底部的静室内,将自身意识与塔顶晶石、与整个“深根”网络连接,如同一名耐心的调音师,在无数嘈杂的宇宙背景噪音和废土能量干扰中,小心翼翼地捕捉、放大并梳理着那来自西南方向的、微弱却至关重要的“回响”。
进展缓慢得令人心焦,但并非毫无收获。那些破碎的信息碎片开始逐渐拼接出稍具连贯性的信息:
【……‘摇篮’……文明迭代之始……生命蓝图库……规则调试器……】
【……‘锈蚀’……规则层面的熵增失控……万物归寂……不可逆进程……】
【……‘守护者议会’……最后的观测者与记录者……‘方尖碑’网络……旨在寻找……‘逆熵奇点’……或……保存文明印记……直至下一纪元……】
【……警告……‘腐朽摇篮’已失控……其核心逻辑……‘生存至上’……已扭曲为……‘吞噬与同化’……以对抗‘锈蚀’……】
每一段被成功解析的信息,都如同重锤,敲击在知情者的心头。
“摇篮”竟然是“文明迭代之始”和“生命蓝图库”?这意味着它可能承载着不仅仅是某个文明的知识,而是……生命形态本身的设计源头?甚至能对宇宙规则进行“调试”?
而“锈蚀”被明确为“不可逆”的法则级进程,这几乎宣判了所有文明的终极死刑。
“守护者议会”的目标,要么是找到逆转熵增的“逆熵奇点”(一个听起来就近乎神话的概念),要么就是悲壮地充当文明墓碑的守墓人。
最令人不安的,是关于“腐朽摇篮”的描述。一个为了“生存”而走向极端,以“吞噬与同化”一切来对抗终极毁灭的失控系统——这完美地解释了北方“母体”那冰冷、扭曲且极具侵略性的行为模式!
**\\---**
就在夜莺与“方尖碑”进行着艰难沟通的同时,“探索者”计划也在新的指导下调整了方向。
向西侦察的小队,在扩大了搜索范围后,于一处隐蔽的山谷中,发现了一个规模很小、但显然维持着基本秩序的人类聚落。这个聚落自称“磐石之地”,人口不足两百,以采集山谷内一种稀有的、具有微弱净化能力的荧光地衣,并与偶尔经过的、相对守规矩的流浪者交易为生。他们对外界抱有深深的警惕,但经过幽影耐心的交涉(再次伪装成中立的情报贩子),小队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。
“磐石之地”的长老,一位须发皆白、眼神却依旧清澈的老人,在确认幽影等人没有恶意后,透露了一个流传于他们部族内部的古老传说:在“大崩塌”之前,曾有一群“星辰祭司”在西南方向的死亡海岸建立了“观测星辰陨落与重生”的圣所。传说中,那些圣所能够“倾听群星的絮语”和“记录世界的脉动”。而“磐石之地”的祖先,据说就曾是为那些圣所输送补给的信使之一。
“星辰祭司”?“观测星辰陨落与重生”?“倾听群星絮语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