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北方信号的彻底沉寂,如同一盆冰水,浇灭了灰烬堡垒内部刚刚因技术突破而生出的些许乐观。那不是遥远的新闻,而是血淋淋的警示,清晰地勾勒出失败者的结局。一种更加务实、甚至略带悲壮的紧迫感,取代了之前的振奋。
所有非必要的活动都被暂停,资源和人手被最大程度地集中到两项核心任务上:全力构建覆盖堡垒核心区域的“灵能谐振护盾”,以及进一步巩固和扩展“灵能奇点网络”。
技术工坊内,日夜不息。按照“盖亚”节点提供的蓝图,结合自身材料学的极限,一个个结构复杂的护盾发生器基座被锻造、组装、调试。这些基座并非均匀分布,而是根据堡垒的结构强度和可能的攻击方向,被设置在最关键的节点上——指挥塔、能源中心、知识殿堂、主要居住区上空。
连接这些基座的,并非传统的能量管线,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灵能导流晶丝,它们如同纤细而坚韧的神经,与地下铺设的改进型能量栅格并行,最终全部汇入位于堡垒正中央、经过再次强化的“信念共振核心”。
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。基座与灵能网络的同步调试尤其困难,任何微小的相位差都可能导致护盾场不稳定甚至崩溃。有两次,在高压测试中,局部护盾过载爆裂,不仅损毁了设备,还让附近参与维持网络的技术人员受到了精神冲击。
但没有人退缩。每一次失败,都让螺丝和他的团队对“融汇”的理解更深一层。他们开始学会像调节乐器一样,精细地调节每一个基座的“共鸣弦”,让它们与整体的灵能网络、与脚下大地的能量脉动,乃至与堡垒内数千人的集体意志呼吸同步。
与此同时,灵能网络的扩展训练达到了新的强度。在老狼和山猫的组织下,所有具备基本意志连接能力的成员,每天都会进行数次的集中共鸣。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防御,更是为了给那即将成型的护盾提供源源不断的“生命力”。
夜莺行走在堡垒中,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,仿佛整个堡垒都在进行一次深长的呼吸,准备迎接那注定到来的冲击。她能“听”到网络中各节点意志的低语,能“看”到那尚未完全激活的护盾场域如同一个淡金色的、半透明的卵壳,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成型。
她自己也投入了更加深层次的冥想。除了每日对节点的滋养,她开始尝试主动引导“星火”的力量,将其温和而磅礴的生命源质,更精细地注入到护盾的基座和网络的关键节点中。她要让这层护盾,不仅仅是一道能量屏障,更是一道蕴含着“生命”意志的、活着的壁垒!
时间在高度紧张的备战中飞速流逝。
半个月后,一个夕阳如血的黄昏,覆盖堡垒核心区域的“灵能谐振护盾”一期工程,宣告完成。
没有盛大的庆典,只有核心成员们聚集在指挥塔上,神情肃穆。
“启动。”夜莺轻声下令。
随着她的意志,位于中央的“信念共振核心”率先发出柔和的辉光,那光芒如同心跳般脉动。紧接着,分布在堡垒各处的护盾基座依次亮起,淡金色的光芒沿着无形的灵能道路迅速蔓延、交织,最终在堡垒上空约五十米的高度,形成了一层肉眼隐约可见的、如同水波般缓缓荡漾的光膜。
光膜并不厚重,甚至有些稀薄,但它散发出的气息却异常独特。它既有“秩序”侧的精密与稳定,又充满了“生命”侧的活力与韧性。当微风拂过时,光膜上甚至会荡漾开一圈圈如同生物呼吸般的涟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