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6章 沙绒菌(1 / 2)

春风吹绿了天下城“本源共生林”的新枝,林旁“本源共生碑”上的“本源相连,共生永恒”刻字还沾着晨露。可风漠部落的阿沙宝却蹲在沙海区的边缘,盯着眼前泛着橙红光的“护沙壁垒”发愣——按“本源共生机制”,沙海“护沙养菌”的初心应通过本源共振助力全域循环,可今天这初心竟具象成了半人高的固态壁垒:壁垒表面刻着“沙养菌”的古纹,却像铜墙铁壁般挡住了藤原生态传来的腐殖质,沙绒菌因缺养分,菌膜开始泛出淡灰,连他刚种下的“初心麦”都贴着壁垒生长,麦穗瘦小得像营养不良的草籽。

“初心变了样!连麦都长不壮!”阿沙宝伸手推了推壁垒,指尖传来坚硬的冰凉感,壁垒上的橙红光还在微微闪烁,像在固执地“守护”;更让他心慌的是,壁垒还在自发变厚,昨天刚能勉强看到对面藤原的藤影,今天已完全被挡住,“之前的本源共振明明有用,怎么初心具象成墙就成了拦路虎?再这样下去,沙绒菌要缺肥枯了!”

雾沼部落的阿雾宝也举着泛白光的“保雾罩”赶来——雾岛“保雾润生”的初心竟具象成了半透明的封闭罩,将雾潭完全裹住:罩子能锁住雾气,却也拦住了河泽传来的温润水汽,雾丝菌因水汽单一,开始分泌出粘稠的“凝雾胶”,把雾潭表面糊成了半凝固状态;雾岛小信使雾芽扒着保雾罩哭:“罩子把好水汽拦在外面,雾丝菌都快喘不过气了,可这是我们的初心啊,怎么能拆?”

“初心拦了路!雾都快凝住了!”阿雾宝用手指敲了敲保雾罩,罩子发出“咚咚”的闷响,里面的雾气泛着呆滞的白光,“更怪的是,罩子还在收紧,昨天能伸进手,今天连指尖都塞不进去,再这样下去,雾潭要变成雾块了!”

争吵声中,岩林部落的阿石宝扛着块泛绿光的“固岩盾”跌跌撞撞跑来——岩林“固岩养脉”的初心具象成了覆盖岩脉的固态盾,盾牌虽能护住岩脉,却也堵死了给河泽输送矿物质的通道,岩片上的苔藓菌因矿质过剩,开始长出“灰绿赘生物”,连岩脉振动都变得沉闷;藤原生态使者藤络和雨林生态使者雨叶也赶来了,他们带来的消息更糟:藤原“传腐殖质”的初心具象成了“单向输肥管”,因被护沙壁垒挡住,管里的腐殖质已堆积成块;雨林“润生传雾”的初心具象成了“定向雾导管”,因被保雾罩拦住,导管里的雾气已凝成小冰粒。

“不是初心错了,是我们把初心‘画死了’!”阿石宝的手掌贴在固岩盾上,能感受到盾下岩脉的憋屈振动,“老辈说初心是根,可我们把根长成了墙,堵了自己的路!再这样下去,全域能量循环要全断了!”河泽部落的阿浪和阿浪宝更焦急,河泽“净水育灵”的初心具象成了“闭环净水环”,环虽能净水,却也拦住了给雨林输送微生物的通道,河水里的微生物因无法外输,开始聚成“银白菌团”,连“共生鱼”都绕着菌团游,不敢靠近。

龙弈走到本源光核旁,看着光核周围微弱的能量流——沙海到藤原、雾岛到河泽、岩林到河泽的能量通道已快断成细线,而初心具象体上的光(护沙壁垒的橙红、保雾罩的乳白)却异常明亮,像在抢夺光核的能量。他伸手触摸护沙壁垒,指尖传来清晰的“初心回响”:不是具象体要“拦路”,是人类对初心的理解太“死板”——沙海的“护沙”本应包含“传肥”,雾岛的“保雾”本应包含“换雾”,是人类把初心拆成了“单一任务”,才让具象体走了偏。

“初心具象体不是敌人,是在提醒我们‘初心要长大’!”龙弈的声音让混乱的人群安静下来,“之前我们把初心当‘固定的根’,现在要把它当‘会生长的芽’——护沙壁垒不该是墙,该是‘能传肥的护沙壁’;保雾罩不该是笼,该是‘能换雾的保雾网’,这不是否定初心,是让初心长出新能力!”

更糟的是,当天上午,本源共生林旁的“初心融构榜”被人涂了泥:老辈们在“改初心具象体”旁画了个叉,写着“初心不能变,变了就不是根了”,成年人们在“具象融合”旁画了个哭脸,写着“怕改坏了连初心都丢了”,年轻辈在“新具象形态”旁画了个问号,写着“不知道该改成什么样”——本源共生体系第一次因“初心具象化偏差与能量循环堵塞”陷入全域危机。

阿蛊扶着巫蛊部落的老族长阿柏赶来,阿柏手里拿着一片映着“融合初心纹”的古树叶,树叶贴在护沙壁垒上,壁垒的橙红光竟柔和了几分:“古籍里记着‘初心为芽,融则成林’!初心不是刻在石头上的字,是长在土里的芽,要和其他生态的初心缠在一起长,才能成林——沙海的芽要和藤原的芽共长,雾岛的芽要和河泽的芽共生,这才是初心的真意!”

阿豆拉着沙烈、藤络、雨叶等年轻人跑过来,手里拿着用树皮做的“初心融构草稿”,上面画着各生态初心的融合形态:“我们发现,沙海的‘护沙’和藤原的‘传腐殖质’能融成‘护沙传肥壁’,雾岛的‘保雾’和河泽的‘输水’能融成‘保雾换雾罩’,这样既守初心,又能通能量!”

“我们要一起给初心‘长新枝’!”龙弈指着草稿,“今天,我们搭‘初心具象融构台’,各生态和远域使者一起,改具象体、通循环,行不行?”

“我和藤络一起改护沙壁!”阿沙宝虽然还有点慌,但还是攥紧了沙核,“我要让护沙壁既能护沙,又能传腐殖质!”雾芽也点头:“我帮阿雾宝改保雾罩,我想让雾能进能出!”

“初心具象融构行动”立刻展开,分了“三阶段”:

第一阶段是“初心具象体问题排查与融合方向探索”——全族联合远域生态,分成四支“融构队”,每队由“本地族人+远域使者+初心敏感者”组成,梳理具象体冲突与融合可能:

沙海-藤原融构队(阿沙宝+藤络+沙海年轻人):他们在沙海区搭“护沙融构台”,先记录护沙壁垒的问题:壁厚3指,无能量通道,完全阻断腐殖质;藤络带来藤原的“传肥管”,两人试着在壁垒上凿“细缝通道”,却发现壁垒会自动修复;阿沙宝突然想起沙核的振动规律,抱着沙核贴在壁垒上,默念“护沙传肥,共养菌”,沙核的橙红光与藤原传肥管的藤绿光交织,壁垒上竟自动出现“螺旋状通道”——通道能让沙粒留在壁内(护沙),让腐殖质顺着螺旋缝流过(传肥),两人把这种新形态命名为“护沙传肥壁”,用“沙粒+腐殖质+螺旋缝”的符号记在融构册上;

雾岛-河泽融构队(阿雾宝+雨叶+雾岛年轻人):他们在雾岛区搭“保雾融构台”,发现保雾罩的问题:完全封闭,只进不出,水汽单一;雨叶带来河泽的“输水线”,两人试着在罩子上开“网状小口”,却发现小口会自动闭合;雾芽抱着雾核贴近罩子,轻声说“保雾换雾,共润生”,雾核的乳白光与河泽输水线的银光交织,罩子上长出“单向雾网”——网眼能让河泽的温润水汽进来(换雾),让雾岛的多余雾气出去(循环),新形态叫“保雾换雾罩”,用“雾气+单向网+输水线”的符号记录;

岩林-河泽融构队(阿石宝+阿浪+岩林年轻人):他们在岩林区搭“固岩融构台”,排查固岩盾的问题:盾面光滑,无矿质出口,矿质堆积;阿浪带来河泽的“输矿管”,两人试着在盾上刻“叶脉状凹槽”,却发现凹槽会被苔藓菌堵住;阿石宝敲击岩核,默念“固岩输矿,共养脉”,岩核的绿光与河泽输矿管的银光交融,盾面上的凹槽变成“带菌通道”——苔藓菌会在通道内生长,既固定岩盾(固岩),又能把矿质顺通道送进输矿管(输矿),新形态叫“固岩输矿盾”,用“岩片+矿质+菌通道”的符号标注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