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吹绿了天下城“交叉经验林”的新枝,林旁“经验交叉碑”上的“验随号变,交叉共生”刻字还沾着晨露。可风漠部落的阿沙宝却蹲在沙堆旁,手里的“经验交叉图谱”被风吹得哗哗响——按图谱“沙粒异常用岩林碎透气石+风漠草木灰+雾沼沼泥”,他精准按比例操作,可沙粒上附着的淡蓝色发光菌丝却丝毫未减,反而随着沼泥的湿度,菌丝越长越密,甚至缠绕成网状,把沙粒裹成了“发光沙团”,风蚀纹路不仅没减轻,反而被菌丝网拦住的沙粒堆得更高。
“怎么会这样!”阿沙宝把图谱摔在地上,发光沙团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,“交叉经验连普通沙粒异常都能解决,怎么对这菌丝没用?这东西到底是什么!”雾沼部落的阿雾宝也举着沾满菌丝的沼泥球赶来,按图谱“露水异常用河泽清水+风漠草木灰+雾沼沼泥”,她反复操作三次,可露水里的“会收缩岩粉团”却像有生命一样,遇到清水就收缩成米粒大,遇到草木灰又膨胀成黄豆大,根本粘不住,反而随着露水渗入沼泥,让沼生草叶片上也长出了淡蓝色菌丝。
“经验全失效了!”阿雾宝把沼泥球扔在地上,岩粉团在菌丝的包裹下滚进草丛,“岩粉团以前要么被粘住,要么被冲散,现在怎么会收缩膨胀?这菌丝到底是好是坏!”
争吵声中,岩林部落的阿石宝扛着块覆盖菌丝的岩片跌跌撞撞跑来。岩片上的菌丝不仅覆盖了裂纹,还顺着岩缝钻进内部,可按图谱“岩片异常用河泽清水+风漠草木灰+岩林透气石”,他刚浇完清水,菌丝就突然收缩,把岩片的裂纹拉得更大,渗出的岩粉被菌丝裹成小球,顺着裂纹滚出来,比之前的岩粉团更难处理。“菌丝明明一开始在补裂纹,怎么浇了水就变了!这东西太怪了,我们根本控制不了!”
河泽部落的阿浪和阿浪宝更崩溃,河水里的菌丝不仅缠住了滤水芦苇,还让之前的“海绵团”变成了“菌丝海绵”,吸水能力比以前强了三倍,滤水芦苇完全被堵死,河水流速慢得像蜗牛,更诡异的是,菌丝接触到微生物后,微生物数量会突然增多,可没过多久又会急剧减少,像在被菌丝“操控”一样。“经验交叉不管用,新东西又看不懂,再这样下去,河泽要变成‘菌丝河’了!”
龙弈蹲在交叉经验林旁,小心地取下一点淡蓝色菌丝放在掌心——菌丝带着微弱的凉意,轻轻一碰就会收缩,离开手后又慢慢舒展;他把菌丝放在发光沙团旁,菌丝竟会朝着沙团的方向缓慢移动,像在“寻找同伴”。这时,阿蛊扶着巫蛊部落的老族长阿柏赶来,阿柏的手指轻轻拂过岩片上的菌丝,眼神突然亮了:“这是‘共生菌’!古籍里记着‘菌随生态生,共生则利,失衡则害’——它能帮着修复生态,可一旦环境不适,就会反过来破坏!”
阿柏的话让所有人安静下来。他指着岩片上的菌丝:“菌丝补裂纹时,是因为岩片湿度适合;浇了清水后湿度太高,它就会收缩拉裂岩片。沙粒上的菌丝长得密,是因为沼泥给了它养分;露水里的岩粉团会收缩,是因为菌丝在保护岩粉团——这不是敌人,是需要我们‘配合’的共生伙伴!”
更糟的是,当天上午,交叉经验林旁的“共生菌观察榜”被人涂了泥:成年人们在“共生菌”旁画了个叉,写着“太危险,要清除”,年轻辈在“经验失效”旁画了个哭脸,写着“不知道怎么配合”,孩子们却在“菌丝发光”旁画了个圈,写着“它好像在和我们说话”——经验交叉体系第一次因“经验失效与新物种介入”陷入全域危机。
阿豆拉着阿沙宝、阿雾宝等孩童跑过来,手里拿着用树皮做的“观察手记”,上面画着菌丝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:“我们发现,菌丝在沙粒湿度三成时长得慢,五成时长得快;在岩片温度微凉时补裂纹,发烫时就收缩;在河水里微生物多的时候会帮助繁殖,少的时候会自己提供养分!”她指着手记上的画:“这不是破坏,是它在告诉我们生态的状态!”
“我们不能清除它,要和它一起守护生态!”龙弈的声音坚定有力,“今天,我们一起写‘共生菌观察手记’,记录它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,建立‘协同机制’——它帮我们修复生态,我们帮它维持适宜的环境,行不行?”
阿沙宝看着手记上“菌丝帮微生物繁殖”的画,想起河水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,终于点头:“要是能让它帮着恢复微生物,河泽就有救了!我愿意学怎么配合它!”阿雾宝也附和:“要是它能帮着补岩片裂纹,我们就不用总换透气石了!”
“共生菌协同行动”立刻展开,分了“三阶段”:
第一阶段是“共生菌习性观察”——全族分成四个“观察小组”,每组负责一个区域的共生菌观察:
风漠小组记录沙粒区菌丝:阿沙宝发现“沙粒湿度三成、撒少量草木灰(提供养分)时,菌丝会缓慢包裹沙粒,减少风蚀”,湿度超过五成时,菌丝会过度生长,需要及时通风降低湿度;
雾沼小组记录露水区菌丝:阿雾宝发现“露水清澈、沼泥湿度四成时,菌丝会吸附岩粉团,不让它污染沼生草”,露水浑浊时,菌丝会变得活跃,需要先冲清水再调节湿度;
岩林小组记录岩片区菌丝:阿石宝发现“岩片温度微凉、表面有薄水时,菌丝会顺着裂纹生长,修复裂纹”,温度过高时,菌丝会收缩,需要遮阳降温;
河泽小组记录河水区菌丝:阿浪宝发现“河水微生物数量100次\/时辰、水流速度每时辰两桶时,菌丝会帮助微生物繁殖”,微生物过少时,需要往水里加少量沼泥,给菌丝提供养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