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庄那晚的偷袭就像冬天里最后一股冷风,吹得人直打哆嗦。
可谁能想到,这股冷风非但没把刚建起来的学宫吹垮,反而像是给大伙儿灌了一剂醒脑汤。
那些还在犹豫不决的人这下可算清醒了。
嬴昭推行新政策遇到的阻力也莫名其妙小了不少。
在绝对的实力和明晃晃的好处面前,光耍嘴皮子显得特别可笑。
十天期限一晃就过去了一半。
今天这天气真是给足了面子,蓝天白云跟刚洗过似的。
原本荒凉的学宫遗址中间,愣是竖起了一座气派非凡的大宅子。
虽然时间赶得紧,很多细节还没来得及细细打磨。
但那高高的地基、粗壮的柱子,还有黑得发亮的瓦片,已经足够镇场子了。
这就是新建成的“祭酒府”,以后就是整个稷下学宫的发号施令之地。
大门正上方挂着一块巨大的青铜匾额。
上面“稷下学宫”四个大字写得那叫一个龙飞凤舞。
这可是嬴政亲自提笔写的。
匾额
广场上人山人海,挤得水泄不通。
获准入驻学宫的百家代表、咸阳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,还有精挑细选出来的读书人代表,全都按顺序站得整整齐齐,现场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。
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祭酒府大门,还有府前高台上唯一空着的主位。
那主位上雕着玄鸟和夔龙的花纹,格外显眼。
整个场子弥漫着一股既严肃又期待的气氛。
“陛下驾到——!”
随着礼仪官一声拖得老长的吆喝,全场所有人不管什么身份,齐刷刷弯腰行礼:“参见陛下,陛下万年!”
只见一队威风凛凛的仪仗缓缓走来。
嬴政穿着黑龙袍,戴着垂着玉串的帽子,在一群侍卫和官员的簇拥下,慢步登上高台,在主位坐下。
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,扫过初具规模的学宫建筑,最后落在紧闭的祭酒府大门上。
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,谁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。
“平身。”
声音不大,却自带帝王威严。
“谢陛下!”
众人直起身子,规规矩矩地站着。
嬴政也不废话,直接进入正题:“朕,承天命,统六合,书同文,车同轨。然,文道之兴,关乎国本,不可不察。今重建稷下学宫,纳百家之言,旨在博采众长,定我大秦万世之文基。”
他的声音明明不高,却清清楚楚传进每个人耳朵里,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“皇子嬴昭,年幼而聪颖,屡立奇功,更于文教有新思。朕,授其‘祭酒’之职,总领学宫事宜。望尔等百家贤才,鼎力相助,共襄盛举。”
说完,他微微偏头示意。
旁边候着的李斯立即上前,双手捧着一个铺着明黄色绸缎的托盘。
托盘里放着一方通体漆黑、仿佛能把所有光都吸进去的玉印。
印钮是一条盘着身子昂着头的黑龙,那模样跟嬴昭之前得到的号角隐隐呼应。
这就是代表稷下学宫最高权力的——“黑龙祭酒印”。
“宣,祭酒嬴昭,上前受印!”
李斯高声宣布。
所有人的目光“唰”地一下全投向祭酒府大门。
“吱呀——”
厚重的大门被两个侍卫从里面缓缓推开。
一道身影从幽深的门洞里稳步走出。
最先看见的是一双踩着黑色厚底官靴的小脚。
接着整个人都露了出来。
六岁的嬴昭穿着一身特制的黑色祭酒官服。
这身衣服不是简单地做得很宽大,而是精心剪裁过,很合他还没长开的身材,既显得庄重又不失灵动。
衣服上用金线绣着复杂的云纹和星图。
袖口和衣摆处还暗藏着龙纹。
一头黑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在脑后,衬得他小脸白净,眼神清亮。
他一步一步,不慌不忙地走向高台。
小小的身子在这一刻,却好像扛着千斤重担。
也把全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。
这身祭酒服穿在他身上不但不违和。
反而因为他年纪小和地位高的巨大反差,更添了几分说不出的威严和神秘。
台下的人表情各异。
墨家的欧冶青眼睛发亮,满脸都是认可和期待。
农家、医家等代表则是一脸敬意。
儒家那边,淳于越几个人的脸色还是不太好看。
不过在秦始皇面前,他们也不敢表现出来。
甘罗站在儒家队伍最前面,平静地看着嬴昭。
眼神深处是毫不掩饰的打量和挑战的意味。
嬴昭眼睛直视前方,一步步登上高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