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武侠修真 > 签到大秦:开局土豆喂饱百万锐士 > 第233章 百家KPI,纸书统一度量

第233章 百家KPI,纸书统一度量(1 / 2)

流沙刺杀的风波被嬴昭以雷霆手段迅速压制下去,这件事在学宫内并未掀起太大波澜。

但在核心管理层中,一股紧张肃杀的氛围已经悄然蔓延。

章邯明显加强了巡逻力度,明哨暗卡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不止。

罗网的探子们像是幽灵一样,在学宫的各个角落频繁出没。

就连各家学派之间的日常往来,也都多了几分小心谨慎,生怕惹上什么麻烦。

然而嬴昭似乎完全没有被这些暗地里的威胁影响到自己的节奏。

刺杀事件才过去两天,一份全新的告示就贴满了学宫的各个公告栏。

这份告示的内容之新颖,措辞之直接,瞬间在学宫内部引发了比当初纸张问世时还要激烈的讨论。

告示的标题格外醒目——《稷下学宫百家着述考核与激励暂行办法》。

落款处依旧是那方让人无法忽视的黑龙祭酒印。

考核?激励?暂行办法?

许多学者围在告示前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脸上都写满了困惑。

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,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、近乎冷酷的务实感,让人很不适应。

告示的内容被分条列项,写得清清楚楚:

第一条、为了彰显学术价值,造福天下百姓,学宫特别设立着述考核制度。

所有入驻学宫的学派,都需要在一年期限内,结合各自学说的特点,利用新式纸张和印刷技术,完成指定数量的典籍着述、整理或注解工作。

第二条、考核标准(暂行):

儒家:需要完成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五经的标准注疏本,同时新编撰《劝学》《修身》等启蒙教育、品德教化类典籍不少于三部。

墨家:需要完成《墨经》的标准化图解版本,同时新编撰《守城器械图解》《便民机关百艺》等实用技术类典籍不少于两部。

农家:需要新编撰《大秦农时令》《百谷病虫害防治图说》等指导农业生产的书籍不少于三部。

医家:需要整理《黄帝内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的标准校勘版本,同时新编撰《常见疫病防治》《百草图谱》等医学着作不少于两部。

……(其他学派也都有相应的具体要求)

第三条、完成考核的学派,学宫将根据其着述的质量和数量,给予相应的(可以是金钱、物资或特殊权限)。

同时会动用印刷力量,帮助其典籍刊印发行,广泛传播该学派的思想。

表现特别优秀的,学宫将奏请陛下,赐予官学地位,该学派的学说可以纳入官方指定的教材之中。

第四条、逾期未能完成考核,或者着述质量低劣、对国计民生没有实际帮助的学派,学宫将削减其日常用度供给。

情节严重者,直接取消其入驻学宫的资格。

这哪里是什么普通告示?

分明就是一套精密得让人头皮发麻的军令状!

它把那些虚无缥缈的学术贡献,全都量化成了冷冰冰的数字和具体的书目要求!

尤其是最后那条取消入驻资格,简直就是悬在所有学派头顶的一把锋利宝剑。

荒谬!简直太荒谬了!

淳于越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挤到公告前。

他只扫了一遍告示内容,就气得浑身发抖,整个人都在打颤。

他指着那份告示,声音尖锐得像是夜枭在嘶鸣:

着书立说,这是代圣人立言,是明心见性的神圣之事!

怎么能像商人做生意一样,用数量的多少、完成的速度来评判高低优劣?!

嬴昭你这个臭小子!你这是在侮辱斯文!侮辱天下所有的学问!

他身后的儒生们也都情绪激动,纷纷跟着起哄:

说得对!学问是千秋大业,怎么能限定时间强求完成?

还要考核我们?他一个六岁小孩,有什么资格评判我们先贤的经典着作?!

这种做法,跟暴秦的苛政有什么区别?!

然而与儒家的激烈反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其他学派的反应就要复杂得多了。

墨家统领欧冶青仔细看着告示上《便民机关百艺》的要求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
墨家向来注重实用,如果能将他们的技术标准化、制作成图谱,借助朝廷的力量进行推广,这不正是实现兴天下之利理念的最佳途径吗!

这个所谓的,对墨家来说非但不是束缚,反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!

农家的一位老者捋着胡须,陷入沉思。

《大秦农时令》《百谷病虫害防治》……

这些都是他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想要编写出来造福百姓的内容。

以前受限于书写材料和传播手段,一直难以实现。

现在学宫不但提供了优越的条件,还给予奖励和支持推广!

就连一些小的学派,比如名家、小说家等等,看到广传学派思想赐予官学地位这些字眼,也不由得心动不已。

在以前,他们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公平(至少表面上是这样)的出头机会?

高台之上,嬴昭与蒙毅、章邯并肩站立,俯瞰着下方如同炸开锅般的混乱场面。

殿下,这个考核法颁布之后,反对的声音确实不小,特别是儒家那边……

蒙毅低声汇报着,眉宇间带着一丝担忧。

他负责具体制定这些考核标准,深知这个制度有多么颠覆传统。

没关系。

嬴昭的语气十分平静。

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

学宫不是养闲人的地方,更不是空谈大道理的清谈馆。

想要得到学宫的好处,就要展现出相应的价值。

那些反对的,无非是些习惯了清贵身份,不愿意被条条框框约束。

要不然就是自己的学说本来就空洞无物,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平庸之辈。

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众人。

声音虽然不高,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:

觉得本王定的标准太苛刻?觉得被考核是种侮辱?

广场上渐渐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抬头望向高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