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色四合,咸阳城西市却一反常态地人声鼎沸。自从陛下特准放宽宵禁以来,这片坊市每到夜晚便灯火通明,俨然成了不夜之城。各色灯笼高悬,气似风灯摇曳,将整条长街映照得恍如白昼。
空气中飘荡着千百种食物的香气,但最引人垂涎的,还是那无处不在的土豆香味。炭火炙烤的焦香、热油沸腾的酥香、蒸笼冒出的清甜......各种烹饪方式带来的独特气息在夜空中交织缠绵,勾得行人纷纷驻足。
刚出炉的烤土豆!西域香料调味,走过路过不要错过!
秘制土豆饼,外酥里嫩,一个管饱!
麻辣土豆片,越吃越香,下酒最佳!
叫卖声此起彼伏,摊主们各显神通。
有个精瘦汉子支着炭火炉子,将整个土豆烤得外皮焦脆爆裂,然后用刀娴熟地划开,撒上特制的香料粉末,顿时香气四溢。
旁边一个妇人手脚麻利地将土豆擦成细丝,和上面粉鸡蛋,在铁板上烙成金黄的饼子,发出滋滋的诱人声响。
更远处还有个年轻人别出心裁,将土豆泥塑成各种动物形状,油炸后淋上蜜汁,引得孩童们围观的。
在这片热闹景象中,一个独臂老者的摊位格外引人注目。
他的摊位前总是排着长队,招牌上龙飞凤舞地写着老兵油滚土豆五个遒劲大字。
老者虽然只剩一条胳膊,但动作却异常娴熟:切块、下锅、翻炸、捞起、撒料,一气呵成。
那特制的调料配方中似乎加入了某种军中常用的香料,带着独特的辛香气息。
老丈,你这土豆炸得真香啊!一个穿着短打的汉子一边排队一边搭话。
老者抬头笑了笑,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笑容,眼角皱纹舒展开来:这可是当年在军营里练出来的手艺。那时候给弟兄们做饭,讲究的就是快、香、管饱!
排队的人群中不乏一些看起来像是练家子的年轻人。
他们吃完土豆后,往往会闭上眼睛静静站立片刻,似乎在运功调息。
有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吃完后忍不住赞叹:这土豆吃了浑身暖烘烘的,比吃肉还带劲!感觉气血都顺畅了不少!
就在这时,一个身着青色锦缎的小公子在几个随从的护卫下,也来到了老者的摊位前。
这小公子看起来不过七八岁年纪,但举止间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,眉宇间透着超乎年龄的沉稳。
老丈,来三份油滚土豆。小公子开口道,声音清脆悦耳。
老者见状连忙应声,手上的动作又快了几分。
他偷偷打量着小公子,心里暗自嘀咕:这娃娃看着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,锦衣华服,气度不凡,怎么会来这种市井之地?
小公子接过油滚土豆,先递给身后的随从一份,自己则拿起一块细细品尝。
他吃得慢条斯理,每一口都像是在品味着什么。
吃完后,他点了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老丈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。这调料中可是加了莳萝子和山奈?还有一味......似乎是军中常用的活血草?
老者闻言大惊,这可是他当年在军中学来的秘方,寻常人根本尝不出来。
他连忙恭敬地答道:小公子好灵的舌头!正是加了这三味香料,可以驱寒活血,最适合将士们食用。
小公子微微一笑,又买了些分给随从,这才转身离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