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望向台下敬他如神明的狄道百姓,望向远方那些同样被故事震撼的无数民众,用尽最后的力气朗声道:
“故事,讲完了。”
“现在,还有人认为土豆是妖物么?”
死一般的寂静,笼罩了狄道城广场,也笼罩了所有能听见故事的遥远之地。
无人立刻回应。众人仍沉浸在那波澜壮阔、感人肺腑的剧情中,沉浸于“神迹”降临的震撼。
十余息后。
狄道广场上,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农猛然回神,“噗通”一声跪倒在地,朝嬴昭重重叩首,老泪纵横:
“殿下!神仙殿下!小老儿愚昧!小老儿该死!竟信了邪祟鬼话,怀疑这救命的仙粮!这土豆是宝!是神农使者以命换来的宝啊!!”
这一跪,如同点燃燎原之火。
顷刻间,广场上万人跪伏,声浪震天:
“殿下神仙!”
“谢殿下点醒我等!”
“种土豆!必须种!谁拦我,我和谁拼!”
“《土豆英雄传》!这故事我要世代传下去!”
远乡田野之中,那些聆听“天音”的农人,也纷纷面朝狄道或咸阳方向叩拜,口称感恩、痛骂糊涂,冲回田里将差点拔掉的苗秧小心扶正、悉心呵护。
笼罩陇西的谣言阴云,在这一刻,被嬴昭这“一人说、百万人听”的神迹彻底驱散!阳光洒落,恍若新生。
蒙毅与王贲望着万民跪拜、心悦诚服的场面,激动得浑身发颤,自豪不已。二人对视,皆见对方眼中的震撼与崇拜。
他们的小殿下,又一次创造了奇迹。
高台上,嬴昭轻轻吁出一口气,强撑住疲惫的身体。效果已达,甚至远超预期。但这技能的消耗实在太大,若非最终百万民众的信念反哺,他恐怕早已不支。
“诸位乡亲,请起。”他声音已恢复些许气力,依旧清晰传出,“记住今日的故事,记住土豆得来不易。精耕细作,待秋收之时,本王愿见——陇西大地,遍地金黄,粮仓满溢!”
“谨遵殿下之命!”万民应诺,声震四野,充满希望与干劲。
嬴昭微微颔首,示意蒙毅与王贲上前。二人迅速跃上高台,一左一右护住他。
“殿下,您无恙否?”蒙毅低声急问,他能感到嬴昭袖中小手微颤。
“无妨,只是消耗有些大。”嬴昭低声回应,借二人搀扶站稳,“先回官署。”
正当他欲转身下台,目光无意扫过广场边缘——忽然瞳孔一缩。
人群末尾,一个头戴斗笠、身穿麻衣的身影,似乎与周围跪拜谢恩的百姓格格不入。那人并未跪地,只微微抬头,斗笠下的阴影中,似有一道冰冷审视的目光,正牢牢锁定着他。
那绝非常人之目光!
似察觉嬴昭的注视,斗笠人立刻低头,转身如游鱼没入小巷,消失不见。
嬴昭心中蓦地一沉。
是谁?
赵高余孽?六国潜伏的杀手?还是……别的什么?
方才因平息谣言而略有松弛的心情,顷刻消散。看来这陇西之地、乃至整个大秦,暗中的魑魅魍魉,远比他想的更多。
“蒙毅,”嬴昭声线压低,透出冷意,“方才广场东南角,那个戴斗笠的可疑之人,看见没?立刻派人暗中查探,切记,不可打草惊蛇。”
蒙毅神色一凛,当即点头:“诺!”
嬴昭收回目光,不再看向那条小巷,任由蒙毅与王贲搀扶而下。
台下,万民欢呼如潮,敬仰如海。
可他心中,警铃已大作。
《土豆英雄传》的故事结束了,民心之危暂解。
但真正的斗争,似乎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。
那神秘斗笠人,如一根刺,扎进他心里。
他有预感——这人,或这人背后的势力,恐怕比散播谣言的赵高……更加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