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冷硬特工的病弱小少爷(18)
沈子瑜轻柔地靠在墨宸温暖的怀里,他的眼眸透过车窗,凝望着窗外广袤的田野和错落有致的村庄。
微风拂过,带来了泥土和庄稼的芬芳,他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幸福而满足的笑容,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,纯净而美好。
墨宸则紧紧地拥抱着他,仿佛要将他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,感受着他均匀的呼吸和有力的心跳,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,那希望如同璀璨的星光,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。
马车在崎岖的黄土路上颠簸前行,时光仿佛也在这颠簸中悄然流逝。半月有余的旅程,就像一场漫长而艰辛的修行,他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,也见证了大地的沧桑。
终于,马车缓缓驶入了延安的地界,那是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。
当沈子瑜轻轻掀开车帘时,恰好赶上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连绵的山峁,如同一把金色的利剑,划破了晨雾的笼罩,将远处错落有致的窑洞染成了暖金色。
窑洞在阳光的照耀下,散发着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
路边的田埂上,有几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农人扛着锄头缓缓走过,他们的步伐沉稳而坚定,脸上洋溢着沪上和香港都少见的、无牵无挂的明朗笑容。他们看到马车,热情地笑着挥了挥手,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,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。
“到了。”墨宸轻声说道,他的声音里藏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轻颤,那是激动与喜悦的交织。他的伤口在这段旅程中已愈合得差不多,只是左臂还不能太过用力,但此刻,他紧紧握着沈子瑜的手,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稳,仿佛在向他承诺,未来的日子,无论遇到多少困难,他都会与他携手同行。
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扎着两条乌黑辫子的姑娘,她叫小周,是组织上派来接应的联络员。
小周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热情的笑容,她快步走上前,笑着接过他们简单的行李,眼神落在墨宸的左臂上时,关切地补充道:“医疗队已经备好了药,你们先去住的地方歇歇,下午再给墨先生复查。”她的声音清脆悦耳,如同山间的清泉,让人听了倍感舒心。
他们住的地方是两间相邻的窑洞,窑洞虽略显简陋,但却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。土炕上铺着崭新的粗布褥子,那褥子的颜色鲜艳而质朴,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。
墙上挂着一张有些陈旧的地图,地图上标注着延安的山川河流和重要的地理位置,仿佛在向他们展示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。
桌上摆着两个粗瓷碗,粗瓷碗的质地古朴而厚重,散发着一种生活的气息。
沈子瑜缓缓走到窗边,轻轻推开那扇陈旧的木窗。一阵清新的风扑面而来,带着黄土和庄稼的独特气息,那气息不似沪上的湿冷,也不似香港的湿热,而是干燥又清爽,如同大自然的馈赠。他深吸一口气,让这清新的空气充盈着自己的肺腑,仿佛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随着这阵风飘散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