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脉起源星的初冬,跨维度共生农场的光羽花田虽已褪去金色,却仍有零星花朵在寒风中绽放;紫晶圣树的枝干上覆盖了一层薄霜,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冰晶光泽,反倒添了几分冬日的精致。林羽和苏瑶站在探测舰的舷窗前,看着农场逐渐缩小的轮廓,手中握着冻土维度的初步资料——屏幕上,一片白茫茫的冰原延伸至天际,只有偶尔凸起的黑色岩石打破单调的白色,气温显示为-56c,土壤盐碱化程度远超预期,灵能浓度几乎接近冰点。
“冻土维度的环境比我们想象的更恶劣,”苏瑶将资料反复翻阅,眉头微蹙,“普通抗逆灵植的低温耐受极限是-40c,这里的温度直接超出了16c,而且盐碱化土壤会抑制灵植根系的活性,就算‘抗逆荧藻光羽花’的胚胎培育成功,直接种植恐怕也难以存活。”
林羽调出探测舰的灵能防护系统参数,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:“已经将舰体的外层防护调整为‘冰晶防护模式’,能抵御-80c的低温;我们的个人防护装备也加装了紫晶能加热模块,确保出舱后不会被冻伤。这次探测的重点,除了确认环境数据,更要寻找冻土维度的本土灵植——就像绿芽维度的绿芽苗一样,本土灵植一定有适应极端环境的特殊能力,找到它,就能为培育适配灵植找到方向。”
探测舰穿越维度屏障时,舰体轻微震颤了一下——窗外的景象瞬间从灵脉起源星的初冬景致,切换成冻土维度的纯白冰原,凛冽的寒风仿佛隔着舷窗都能感受到,探测舰的外壁很快凝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花。莉娜和紫韵早已在操作台前待命,莉娜负责监测大气成分,紫韵则通过灵植意识感应装置,尝试捕捉周围的灵植意识信号。
“大气中含氧量21%,与灵脉起源星相近,但含有微量的‘冰蚀因子’,会缓慢侵蚀金属和灵能装置,”莉娜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,“需要每两小时对探测舰和防护装备进行一次冰蚀因子清除,否则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。”
紫韵闭着双眼,灵植意识感应装置的屏幕上,只有微弱的绿色波纹在缓慢跳动:“能感受到一丝极其微弱的灵植意识,在东北方向约10公里处,信号很不稳定,像是被冰层压制着,随时可能消失。”
探测舰在一片相对平坦的冰原降落,舱门打开的瞬间,寒风裹挟着冰粒涌入舰内,温度骤降。林羽率先穿戴好防护装备,创世灵能在装备外层形成一层淡金色的光膜,将冰蚀因子和低温隔绝在外:“我和苏瑶先去东北方向探查,寻找灵植意识信号的来源;莉娜留在舰上维护设备,清除冰蚀因子;紫韵负责远程协助,通过灵植意识感应装置指引方向。”
苏瑶紧随其后穿戴好装备,手中握着特制的“低温土壤采样器”和“灵植信号定位仪”,与林羽并肩踏入冰原。脚下的冰层发出“咯吱咯吱”的声响,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,防止坠入冰裂缝。灵植信号定位仪的屏幕上,绿色的信号点忽明忽暗,指引着两人前进的方向。
“这里的土壤完全冻结了,硬得像岩石,”苏瑶用采样器尝试采集土壤样本,采样器的钻头在冰层上划出火花,却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,“而且冰蚀因子会附着在采样器表面,不到五分钟,钻头就开始出现腐蚀痕迹,必须及时清除。”
林羽从背包中取出紫晶能除蚀喷雾,帮苏瑶清除采样器上的冰蚀因子:“先别着急采集土壤,找到本土灵植再说。信号越来越强了,应该就在前面的冰丘后面。”
两人绕过冰丘,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眼前一亮——冰丘背风处的岩石缝隙中,生长着几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白色植物:叶片呈绒毛状,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的冰晶,在微弱的光线折射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,正是这几株植物,散发出微弱却坚定的灵植意识信号。
“这就是冻土维度的本土灵植!”苏瑶蹲下身,小心翼翼地用放大镜观察,“叶片的绒毛能锁住热量,表面的冰晶能反射强光,减少水分蒸发,这些都是适应低温环境的特征。而且它的根系虽然纤细,却能深入岩石缝隙,吸收其中的微量水分和养分,抗盐碱能力肯定很强。”
林羽拿出灵植样本采集盒,将其中一株冰绒草连同周围的少量土壤小心地移植进去——采集盒内装有模拟冻土环境的营养液和恒温装置,能确保冰绒草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活性。“通过灵植意识沟通能感受到,它在传递‘坚韧’和‘渴望’的情绪,”林羽的声音透过防护装备的通讯器传来,“它渴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,却也在拼尽全力在冰原上存活,这种韧性和绿芽苗很像。”
回到探测舰后,苏瑶和紫韵立刻在临时实验室中对冰绒草展开研究。苏瑶用低温显微镜观察冰绒草的细胞结构——屏幕上,冰绒草的细胞中含有大量“抗冻蛋白”,这些蛋白能防止细胞在低温下结冰破裂;细胞液中还含有特殊的“抗盐因子”,能中和土壤中的盐碱成分,保护根系不受损伤。
“冰绒草的抗冻蛋白和抗盐因子,正是我们需要的关键基因!”苏瑶的声音带着兴奋,“如果能将这些基因与‘抗逆荧藻光羽花’的基因融合,培育出‘冰绒荧藻光羽花’,就能让灵植同时具备抗低温、抗盐碱、抗冰蚀的能力,完全适配冻土维度的环境。”
紫韵通过灵植意识沟通,与冰绒草建立了更深层次的连接——她闭上眼睛,指尖轻轻触碰培育盒的外壁,试图了解冰绒草的生长需求和冻土维度的生态现状。片刻后,她睁开眼,脸上带着一丝欣慰:“冰绒草‘告诉’我,冻土维度的地下深处有‘地热灵脉’,虽然灵能浓度低,但能提供稳定的热量;而且冰层下有液态地下水,只是含盐量较高。如果能利用地热灵脉的热量,再净化地下水,就能为灵植生长创造基础条件。”
莉娜根据两人的研究结果,快速绘制出冻土维度的生态修复初步方案:“第一步,在冰原上寻找地热灵脉集中的区域,建立‘灵能加热种植区’,利用地热和紫晶能为土壤升温;第二步,提取冰绒草的抗冻、抗盐基因,与抗逆荧藻光羽花的胚胎融合,培育适配灵植;第三步,搭建地下水净化系统,利用晶能幻海藻的净化能力,将高盐地下水转化为适合灵植生长的水源。”
林羽看着方案图纸,眼中满是期待:“这个方案可行!我们先在探测舰上培育‘冰绒荧藻光羽花’的胚胎,同时寻找地热灵脉区域,等胚胎培育成功,就能立刻进行室外种植试验。只要试验成功,就能启动冻土维度的生态修复计划,帮助当地居民解决粮食和生态问题。”
接下来的三天,探测小队分工协作——苏瑶和紫韵专注于灵植基因融合,将冰绒草的关键基因片段精准导入抗逆荧藻光羽花的胚胎中;林羽则驾驶小型探测车,在冰原上寻找地热灵脉,最终在距离降落点30公里的一处山谷中,发现了地热活动的痕迹:山谷中的冰层较薄,地面温度比周围高12c,岩石缝隙中渗出的地下水虽然含盐量高,却能在低温下保持液态。
“这里就是最佳的种植试验点!”林羽通过通讯器向苏瑶报告,“山谷背风,地热资源稳定,而且靠近地下水,能为灵植生长提供热量和水源。我已经在这里搭建了临时的灵能加热装置,等胚胎培育成功,就可以运过来种植。”
就在“冰绒荧藻光羽花”的胚胎即将培育成功时,探测舰的灵能防护系统突然出现故障——冰蚀因子突破外层防护,渗入实验室的培育舱,导致培育舱内的温度快速下降,胚胎的活性开始下降。
“培育舱温度正在下降!已经降到-35c,还在继续下降!”莉娜的声音带着焦急,“冰蚀因子损坏了温度控制系统的线路,我需要15分钟才能修好,但按照现在的降温速度,胚胎在10分钟后就会失去活性!”
苏瑶立刻冲进实验室,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防护装备,将手臂伸进培育舱——她的生命灵能能释放温和的热量,虽然无法完全阻止降温,却能暂时为胚胎提供保护。“林羽,快把紫晶能加热模块拆下来,接到培育舱的应急接口上!”苏瑶的声音因为寒冷有些颤抖,手臂很快就被冻得通红,但她的目光始终紧盯着培育盒中的胚胎,不敢有丝毫松懈。
林羽冲进实验室时,看到苏瑶通红的手臂和培育舱内不断下降的温度,心中一紧——他立刻拆下自己防护装备上的紫晶能加热模块,快速连接到培育舱的应急接口,同时将自己的创世灵能注入模块,增强加热效果。“别硬撑,我已经接好加热模块了,温度很快就能回升!”林羽握住苏瑶的手腕,将她的手臂从培育舱中拉出来,用自己的防护装备裹住她的手臂,“你怎么这么傻,不知道这样会冻伤吗?”
苏瑶看着培育舱内逐渐回升的温度,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:“胚胎没事就好。它是冻土维度的希望,不能在最后一步出问题。我的生命灵能能保护自己,不会冻伤的。”她的手臂虽然通红,却没有出现冻伤的痕迹——生命灵能在她的皮肤下形成了一层隐形的保护屏障,抵御了低温的伤害。
紫韵这时也赶到实验室,将一杯用紫晶果熬制的热饮递给苏瑶:“快喝点热饮暖暖身子。培育舱的温度已经稳定在-25c,胚胎的活性正在恢复,刚才真是太危险了。”
15分钟后,莉娜成功修复了温度控制系统,培育舱的温度恢复到适宜胚胎生长的水平。苏瑶看着培育盒中重新焕发生机的胚胎——淡绿与淡蓝交织的光芒中,多了一丝极淡的白色光晕,那是冰绒草基因融合成功的标志,眼中满是喜悦:“成功了!‘冰绒荧藻光羽花’的胚胎培育成功了!它能在冻土维度的极端环境中生长了!”
林羽轻轻抚摸着苏瑶依旧有些发红的手臂,眼中满是心疼与温柔:“以后不许再这么冒险了。我们是一起的,要一起面对困难,而不是让你一个人承担风险。”
苏瑶点点头,靠在林羽肩上:“我知道了。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,我们都一起商量,一起解决,再也不会这样了。”
“冰绒荧藻光羽花”的胚胎培育成功后,探测小队立刻将其运往地热山谷的种植试验点。林羽和苏瑶在灵能加热装置的周围,用特制的灵能锄头凿开冰层,挖出种植坑——坑底铺设了一层用晶能幻海藻纤维制作的“防渗膜”,能防止地下水过快渗透,同时中和土壤中的部分盐碱成分。
苏瑶小心翼翼地将胚胎种植在坑中,用经过净化的地下水缓慢浇灌——水渗入土壤的瞬间,胚胎的根部立刻开始生长,淡白色的根系快速扎入土壤,吸收其中的水分和热量;茎秆逐渐长高,淡绿色的叶片展开,表面很快覆盖了一层极薄的冰晶,与冰绒草的特性完美融合。
“胚胎的生长速度比预期快50%!”林羽通过检测仪观察着灵植的生长情况,眼中满是惊喜,“根系已经深入土壤10厘米,开始吸收地热灵脉的热量;叶片的抗冻蛋白正在发挥作用,即使周围温度低至-45c,也没有出现冻伤的迹象;抗盐因子也在中和土壤中的盐碱成分,周围10厘米范围内的盐碱度已经下降了20%!”
紫韵通过灵植意识沟通,感受到“冰绒荧藻光羽花”传递出的“适应”与“活力”:“它已经完全适应了冻土维度的环境,还在‘渴望’吸收更多的热量和水分,生长得很积极。而且它能与周围的冰绒草形成共生关系,通过根系传递能量,帮助冰绒草生长得更茂盛。”
就在这时,远处的冰原上出现了几道身影——他们穿着用冰原动物皮毛制作的厚重衣物,手中拿着简陋的工具,小心翼翼地朝着种植试验点走来。为首的是一位中年男子,他的脸上带着警惕,却又难掩好奇,正是之前在灵植节上向林羽和苏瑶发出请求的冻土维度居民代表,名叫冰岩。
“你们……真的培育出能在冰原上生长的灵植了?”冰岩走到种植坑旁,看着正在生长的“冰绒荧藻光羽花”,眼中满是不敢置信,“我们冻土维度的人,世代都在与冰原抗争,想种出能存活的植物,却从来没有成功过。这株灵植,真的能帮我们改善环境吗?”
苏瑶笑着点了点头,将一株小型的冰绒草盆栽递给冰岩:“这是你们维度的本土灵植‘冰绒草’,我们的灵植就是融合了它的基因,才能适应冰原环境。只要大规模种植,不仅能改善土壤和气候,还能作为农作物,解决粮食问题。我们还会教你们培育技术,让你们能自主维护灵植的生长。”
冰岩接过盆栽,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冰绒草的叶片,眼中泛起泪光:“谢谢你们……冻土维度的人,终于不用再挨饿受冻了。我们愿意加入跨维度共生联盟,跟着你们学习灵植培育技术,一起让冰原变成绿洲。
种植试验成功后,探测小队在冻土维度停留了一周,帮助冰岩和其他居民搭建了临时的灵植培育棚,培育了50株“冰绒荧藻光羽花”的幼苗,还教会了他们基础的灵植养护和冰蚀因子清除方法。当探测小队准备返程时,冰岩和居民们赶来送行,手中拿着用冰绒草编织的小篮子,里面装着冻土维度特有的“冰晶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