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 砥柱论将(1 / 2)

抗大高级科的教室里,烛火通明。李云龙和几个老战友围在沙盘前,正激烈地讨论着。

“老李,你看这里,”许旅长指着沙盘上的一处关隘,“当初要是能在这里多布置一个连的兵力,鬼子的增援部队根本过不来。”

李云龙眯着眼睛,手指在沙盘上划动:“你说得对,但咱们当时兵力有限。现在想想,要是能把游击战和运动战结合得更好,在这里设个埋伏,等鬼子过去一半再打,效果会更好。”

这是他们每晚的必修课——复盘百团大战中的经典战例。从破袭正太路到狮脑山血战,从娘子关攻坚到李家峪围歼,每一个战例都被他们反复推敲。这些从前线回来的指挥员们,把战场上的硝烟味带进了课堂,又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带回到沙盘上。

“首长的《论持久战》里说得好,”李云龙拿起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心得,“游击战是手段,运动战是发展,都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。咱们以前打仗,很多时候靠的是经验,现在有了理论指导,这仗该怎么打,心里更有底了。”

几个老战友纷纷点头。他们发现,经过这段时间的系统学习,那些曾经模糊的作战理念正在变得清晰,以往的经验正在升华为可以指导今后作战的原则。

与此同时,延安的一间窑洞里,灯火同样亮到深夜。

陕北首长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,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地图上被重点标注的华北区域,缓缓说道:“集团军首长,百团大战这一仗,打出了我们八路军的威风,也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志气!这在战略上,意义是重大的,毋庸置疑。

它有力地牵制了日军,使其短时间内无法从容抽调兵力增援华中、华东正面战场,同时对国内那些动摇的投降派和亲日势力,也是一个最有力的回击!告诉他们,八路军,是在真真切切地抗日!”

他的语气沉稳而充满力量,但随即,话锋一转,带上了一丝凝重:“但是,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,这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,也必然会导致一些问题。

我们过早地、较充分地暴露了自身的实力,尤其是主力部队的规模和战斗力,必然会引起日军华北方面军的高度警觉和极大忌惮。可以预见,接下来,敌人一定会进行更加疯狂、更加残酷的报复性‘扫荡’,企图消灭我们的主力,摧毁我们的根据地。”

集团军首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,他指着地图上几处可能的日军增兵路线,接口道:“您分析得对。日军绝不会甘心吃这个亏。尤其是我们在山西、河北等地,连续成建制地歼灭其大队、联队级部队,甚至击毙了旅团长,这对他们的震动是空前的。

他们必然会调整策略,集中优势兵力,采取所谓的‘铁壁合围’、‘梳篦清剿’等更毒辣的手段,企图压缩我们的生存空间。”

陕北首长深吸了一口烟,烟雾袅袅升起,他的眼神锐利如鹰:“所以,告诉前方的同志们,尤其是副总指挥、和各师长他们,绝不能因为百团大战的胜利而有丝毫松懈,更不能有轻敌的思想!

当前的形势,要求我们必须更加灵活,更加坚韧。部队方面,要抓住敌人调整部署、新的残酷‘扫荡’尚未完全展开的这个宝贵间隙,”他用力一挥手,做出一个“扩大”的手势,“迅速扩编部队!不仅要扩充主力兵团,地方武装和民兵也要大力发展!有了数量,才有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