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倩接过蛋糕,眼眶湿润:王姐,我记得你。你是我们帮助的第27个学员。
您还记得我?王姐惊喜地捂住嘴,那时候我带着生病的儿子,连房租都交不起。现在儿子病好了,我也能靠自己的手艺养活这个家了。
杨潇环视着教室里每一张充满希望的脸庞,对身边的助理说:记下来,这些学员创业,集团可以提供无息贷款和创业指导。
就在这时,林倩突然捂住肚子,脸色有些发白。杨潇立即扶住她:怎么了?是不是累了?
没事,林倩摇摇头,只是宝宝踢得有点厉害。
培训老师连忙搬来椅子:林总快坐下休息。您这都快八个月了,还这么辛苦地到处跑。
不辛苦,林倩温柔地笑着,看到大家的变化,我比什么都开心。
这时,教室里的学员们自发地围拢过来。一位坐着轮椅的年轻女孩推动轮椅上前,将一束鲜花递给林倩:林姐姐,这是我们大家一起选的。感谢您和杨总给了我们新生的机会。
这个女孩叫小雅,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。基金会的新芽工程不仅为她安装了假肢,还资助她学习了平面设计。现在,她已经能够独立生活,还在网上接设计订单。
应该感谢的是你们自己。杨潇替妻子接过花束,是你们的勇气和坚持,改变了命运。
在返程的车上,林倩靠着车窗,若有所思。
在想什么?杨潇轻声问。
我在想,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。林倩转过头,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,应该让更多企业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。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但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这个想法很快变成了现实。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,杨潇和林倩拜访了多家知名企业,分享他们的公益理念和实践经验。令他们惊喜的是,很多企业主都表示愿意参与。
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板在听完他们的分享后,当即决定:我们厂可以免费为基金会的就业培训项目提供实习岗位,还可以优先录用结业学员。
另一家餐饮连锁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:我们旗下所有门店都可以成为曙光计划学员的就业基地。
更让人感动的是,一些小型企业虽然资金有限,但也想方设法地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有家印刷厂免费为基金会印制宣传材料,有家家政公司为受助家庭提供免费服务...
这股公益热潮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关注。电视台为杨氏集团和基金会制作了专题片,报纸用整版报道了他们的故事。商界侠侣的美名不胫而走。
然而,最让杨潇和林倩感动的,还是集团员工的变化。志愿服务不仅帮助了受助者,也改变了员工们自己。
市场部的小王在参加了助学活动后,在工作报告中写道:以前我觉得成功就是拿下大单,现在明白了,真正的成功是能够帮助他人实现梦想。
研发部的李工在教孩子们编程后,灵感迸发,设计出了一款适合残障人士使用的软件。这个项目不仅获得了集团创新奖,更帮助了很多行动不便的人实现了远程工作的可能。
在季度总结会上,杨潇动情地说:这些变化证明,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。公益不是单向的给予,而是双向的成长。
十二月的第一天,东莞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小雨。杨潇和林倩在基金会的办公室里,审核着明年第一个季度的项目计划。
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,办公室内却温暖如春。林倩的预产期就在下个月,但她仍然坚持工作。
这个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需要特别注意无障碍设施。林倩用铅笔在方案上做着标注,特别是卫生间和通道的设计。
杨潇接过文件,仔细查看后说:我让工程部的同事来帮忙设计,他们在无障碍设施方面很有经验。
这时,秘书送来一份刚收到的快递。打开一看,是一面鲜红的锦旗,上面绣着大爱无疆,善德永存八个金字。寄件人是基金会帮助过的所有受助者联名。
随锦旗附上的还有一本厚厚的相册,里面是受助者们现在的照片:创业成功的小店老板、考上大学的山村孩子、重新站起来的残疾人...每一张照片背后,都写着一句感恩的话。
林倩翻阅着相册,泪水无声滑落。她指着其中一张照片:这是小芳,现在在幼儿园当老师。这是大刘,开了自己的修理铺。这是...
杨潇轻轻为她拭去眼泪:这些都是你们共同努力的成果。
林倩握住他的手,是我们。没有你的支持,基金会不可能做到这些。
雨渐渐停了,夕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,在天边画出一道彩虹。杨潇扶着林倩走到窗前,两人一起眺望着这座被雨水洗涤一新的城市。
等宝宝出生后,林倩依偎在丈夫怀里,我们要带他去看每一个项目点,让他知道,爸爸妈妈在做有意义的事。
杨潇温柔地抚摸她的秀发:我们要让他明白,财富的真正价值,在于它能创造多少美好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。基金会的办公室里,灯光一直亮到很晚。这对夫妻还在为明天的项目评审会做准备,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定。
在这个普通的冬夜,无数的希望在悄悄萌芽。而杨潇和林倩,正如两颗明亮的星辰,用自己的光芒,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。
同心筑梦,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担当,更是一对夫妻的誓言。在这条公益之路上,他们将携手走得更远,用爱与责任,书写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