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天音寺内观自在(2 / 2)

但随着李长青心神的沉浸,那玉壁之上,开始有极其淡薄、却无比玄奥的金色符文缓缓浮现!那些符文并非固定,而是如同水波般流转变化,阐述着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盘寂静”的至高佛理!

天书第四卷——寂灭篇!

李长青的心神彻底沉入其中。这卷天书,不再讲述任何具体的力量运用法门,而是直指存在的本质与最终的归宿。它告诉他,一切有形有相之物,皆是因缘和合,终将消散(诸行无常);连“我”这个概念,也是五蕴假合,并非真实存在(诸法无我);唯有放下一切执着,回归那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的本来面目,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与自在(涅盘寂静)。

这与他的金丹大道,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与印证。

金丹大道追求的是内在宇宙的圆满与永恒,是“有我”的极致。而天书第四卷指向的却是“无我”的解脱。

“有我”与“无我”,看似对立,实则一体两面。

他的金丹,乃是“我”之道果,是“有我”的体现。但若要真正超脱此界,或许就需要理解甚至融入那“无我”的境地?并非放弃自我,而是达到一种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”,与道合真的更高层次?

金丹在体内微微震颤,其内部的混沌宇宙模型,似乎开始以一种更加玄妙的方式运转,不再仅仅强调自身的圆满与稳固,而是开始模拟那“缘起性空”、“生生灭灭”的自然规律。

他对于“超脱”的理解,更深了一层。超脱,并非简单的离开一个地方,前往另一个地方。而是跳出固有的存在模式与认知框架,达到一种更为本质、更为自由的境地。

时间,在寂静的参悟中悄然流逝。

月光偏移,东方既白。

当第一缕晨曦照射在无字玉壁上时,那流转的金色符文缓缓隐去,玉壁重归平凡。

普泓上人缓缓睁开双眼,似有所觉地看了一眼李长青之前站立的方向,那里已空无一人,但他苍老的脸上却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。

李长青已然离去。

天书第四卷的精义,已尽数烙印于心,并与他的金丹大道相互印证、融合。

此刻,他的金丹不再仅仅是力量的源泉,更仿佛成了一个能够包容“有”与“无”、“生”与“灭”、“我”与“无我”的奇妙枢纽。其光芒彻底内敛,气息与周围天地浑然一体,却又隐隐超脱其上。

五卷天书,他已得其四。掠夺、操纵、衍化、寂灭……此界规则的几个重要侧面,他已尽数领略。

只差那最为神秘、据说蕴含着“造化”与“终结”最终奥秘的第五卷了。

而他知道,那第五卷天书,与青云门的诛仙古剑,与那幻月洞府,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他的目光,再次投向了青云山。

最后的印证,最终的离去之机,皆系于此。

身影晃动间,他已离开了须弥山,朝着青云方向,飘然而去。

道途终点,已在眼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