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兴国对谷天贺使了个眼色,两人快步走到寨门后。李云霄拉开门栓,一个穿着破烂棉袄的汉子走了进来,脸上沾着黑灰,手里提着一把砍柴刀,眼神却很亮。
“我是郑福兴。”汉子压低声音,从怀里掏出一块刻着“福”字的木牌,“上级让我来接你们。”
曹兴国接过木牌,上面的刻痕和暗号完全吻合,心里的石头落了地:“郑同志,辛苦你了。巴彦县的情况怎么样?”
郑福兴抹了把脸,露出被烟灰遮住的伤疤:“鬼子在巴彦驻了一个大队,大队长叫山田一郎,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。城里的汉奸队由王癞子领头,整天帮着鬼子抓壮丁、抢粮食,百姓们恨透了他们。”他顿了顿,又道,“大碗酒饭店就在县城十字街口,后面有个小院,咱们可以在那儿接头。”
“山田一郎有什么动向?”谷天贺问道,手里的链锤下意识地转了转。
“听说他正逼着百姓修炮楼,想把巴彦变成第二个呼兰。”郑福兴咬着牙,“昨天还杀了三个反抗的老乡,尸体就扔在城门口。”
曹兴国的脸色沉了下来,拳头捏得咯咯响:“这个山田一郎,咱们不能让他再作恶。郑同志,你先回去,继续搜集情报,我们过两天就派人去县城和你汇合。”
郑福兴点点头,又叮嘱道:“县城的侦缉队盯得紧,你们进城要小心,最好化装成商人或者匠人。饭店的暗号是,点一盘‘红烧肘子’,我说‘要带骨头的’,你们就说‘越硬越好’。”
送走郑福兴,曹兴国立刻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。“巴彦县的鬼子气焰嚣张,咱们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。”他指着地图上的巴彦县城,“李云霄,你带一个连化装进城,和郑福兴接上头,摸清日军炮楼的位置和兵力分布。”
“谷天贺,你带二营在城外隐蔽,等城里动手,就端掉日军的粮仓。”
“申淮安,你的三营负责接应,防止鬼子突围。”
任务布置下去,战士们立刻开始准备。李云霄的连队换上了从呼兰缴获的绸缎衣服,有的扮成布商,有的扮成药贩,枪都藏在货箱里。谷天贺的二营则磨亮了刺刀,检查了手榴弹,只等命令一响就冲出去。
驿马山的夜色格外宁静,只有风吹过松林的“沙沙”声。曹兴国站在寨墙上,望着巴彦县的方向,那里的夜空漆黑一片,看不到一点灯光。他知道,那里的百姓正盼着他们去解救。
“团长,都准备好了。”李云霄走到他身边,身上的绸缎衣服不太合身,显得有些滑稽,“明天一早我就带队进城。”
曹兴国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记住,安全第一,摸清情况就回来,别硬拼。”
李云霄咧嘴一笑:“放心吧团长,我办事,您放心!保证把山田一郎的老底摸得清清楚楚!”
寨墙外的密林里,哨兵正在巡逻,枪上的刺刀在月光下闪着冷光。远处的官道上,偶尔有日军的巡逻队经过,马蹄声由远及近,又渐渐消失在夜色中。
曹兴国望着满天繁星,对身边的战士们道:“等拿下巴彦,咱们就往北走,一步一步把鬼子赶出去。”
谷天贺扛着重机枪,瓮声瓮气地说:“赶完巴彦赶省城,赶完省城赶关东,总有一天,把他们赶回东洋老家去!”
“对!赶回东洋老家去!”战士们的呐喊声在山谷里回荡,惊起一群夜鸟,朝着黎明的方向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