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为你命名(1 / 2)

来自核心的、破碎记忆的反馈,不仅震撼了吴佑楠,也通过“心锚”系统与念归的连接,间接影响着她与“虚无之潮”外围意识的沟通。

念归调整了她的“故事”内容。

她开始更多地讲述地球文明在面临各种危机——瘟疫、战争、环境灾难——时,那些普通人如何凭借对家人、对家园的爱与责任感,相互扶持,在废墟之上重建生活的故事。

她讲述生命的韧性,讲述在绝境中依然不肯熄灭的希望之火。

她感觉到,那片混沌的微光对这些故事产生了更深的“共鸣”。

它们开始自发地模拟那种“坚韧”与“希望”的情绪频率,虽然依旧笨拙,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性。

甚至有一些微光,开始尝试着,将自己从念归那里接收到的、关于“家”的温暖感觉,与核心区域偶尔流露出的、远古“星网”的记忆碎片进行笨拙的“链接”,仿佛在试图理解两种不同存在形式下的共同本质。

这种自下而上的、意识层面的缓慢转变,虽然范围有限,却是一个极其鼓舞人心的迹象。

这表明,“治愈”的力量正在从核心到外围,逐渐渗透。

而在“家园号”,段子昊和忆唐也并未闲着。

段子昊以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威望,正努力将来自各文明的、分散的“精神支持”力量更有效地协调起来。

他不再仅仅请求共鸣,而是提出了更具体的“情感投射”建议——比如,在特定的时间节点,所有愿意参与的文明,集中意念,向“虚无之潮”的方向发送关于“欢迎”、“理解”与“新生”的祝福。

这几乎是一场宇宙范围的冥想活动,其规模空前,效果虽难以量化,但那种汇聚而成的、倾向于“生”与“爱”的集体意识场,确实为念归和吴佑楠的工作提供了更温和的“环境背景”。

忆唐则沉浸在数据的海洋里。

他对比分析着母亲和妹妹传回的所有数据,尤其是核心区域那些破碎的远古记忆碎片。

他有一个大胆的猜想:那个摧毁了远古“星网”的灾难,或许并非一次性的偶然事件,它可能留下了某种……“痕迹”,或者本身就是某种宇宙周期性现象的一部分。

理解它,或许能从根本上帮助那个悲伤的意识解开部分心结。

但这一切,都需要时间。

此刻,沟通的核心,依然在吴佑楠与那片悲伤意识之间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“记忆分享”与情感交流,那意识流似乎对吴佑楠建立了一种初步的、极其脆弱的“信任”。

它不再仅仅是沉默地接收或偶尔反馈破碎记忆,而是开始出现更明显的“互动”。

它会因为吴佑楠分享的一个关于念归幼年趣事的记忆,传递回一丝微弱的、类似于“好奇”的波动。

它会在接收到关于失去亲人的痛苦记忆时,反馈回一种深沉的、仿佛“我懂”的共鸣。

它甚至开始尝试提出一些简单的、关于人类情感和关系的问题,虽然它的“问题”往往直接触及本质,让吴佑楠需要思考很久才能回答。

……为什么……明知道……会结束……还要……开始?

……‘爱’……是一种……痛苦……为什么……你们……追求它?

……如果……‘连接’注定……断开……那‘连接’本身……有何意义?

这些问题,每一个都沉重如山,直指生命与存在的核心矛盾。

吴佑楠没有用哲学理论去回答,她只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,用她作为妻子、母亲、女人的感受,给予最真诚的回应。

……因为过程中的美好,足以弥补结局的遗憾。

……因为爱的喜悦,远远超过了它可能带来的痛苦。

……因为即使断开,曾经拥有过的温暖,也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。

这些对话,缓慢而艰难,却如同涓涓细流,持续不断地滋润着那片干涸了亿万年的心田。

一天,在又一次关于“记忆与意义”的交流后,那意识流沉默了比以往更长的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