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> 第184章 博览会筹备,农业革命

第184章 博览会筹备,农业革命(2 / 2)

“昨夜有人给饼吃,叫我扔这儿。”孩童答,“穿黑袍,脸遮着。”

陈墨将布收回,交予柳如烟。她查验后道:“不是陈氏布,是仿品,但针脚松紧与周记货栈的缝法一致。”

“他们在踩点。”慕容雪在旁道,“火绳、布片、流民,都是试探。”

“那就让他们看清楚。”陈墨站定,“展会分三区:一区展金穗稻全周期种植法,从选种到收割,全程公开;二区设机械阵列,曲辕犁、水力鼓风机、蒸汽脱粒机模型皆可操作;三区立合作社成果碑,刻下每一户入股灾民的名字与分红数额。”

“名字?”苏婉娘一怔。

“让他们知道,这不是陈氏的恩赐,是他们自己的产业。”陈墨道,“碑文由你执笔,用楷体,刻深些。”

筹备令下,各部即动。

胡万三改道陆路,将机械拆为三十箱,混入灾民车队。每箱外贴“犁铧赈济”封条,内藏齿轮与铜管。他亲自押运,途中遇关卡盘查,只称“陈公子体恤灾民,特批农具先行”。

柳如烟则命女探化作说书人,在城中各茶楼讲“金穗稻传奇”:说那稻种如何自天外飞来,如何在陈氏田中一夜生根,如何亩产六石而不倒伏。百姓听得入神,纷纷打听展会日期。

苏婉娘设计展台布局,以红黄绿三色分区标识。红区为技术核心,仅限登记农户进入;黄区为机械演示,设专人讲解;绿区为自由观览,供士绅百姓通行。

慕容雪调集机关营,在西仓外围布设琵琶弦陷阱与竹丝监听阵。楚红袖则按图施工,在旧排水渠出口埋设竹管共鸣器,一旦有人通行,地下即传颤动。

七日后,楚红袖深夜来报:“渠底共鸣器昨夜震动两次,间隔半个时辰,每次持续约十息,应是探路之人。”

“让他们走。”陈墨道,“火油若真入库,他们必再来。”

苏婉娘随即放出假账副本。三日后,柳如烟截获一名信使,搜出密信残页,上书:“西仓火油已备,待展日举事”。

陈墨将信投入烛火。火光映照下,他袖中那半截火绳静静躺着,硫磺味仍未散尽。

次日,他再赴西仓巡视。展台已初具轮廓,木架林立,工匠往来。他走到主台前,伸手抚过横梁。木料干燥,接榫处牢固。忽觉指尖微黏,低头看去,梁底有一道暗褐色痕迹,似曾沾染油渍。

他未声张,只命人取来细砂布,令工匠打磨整根横梁。砂布过处,油污渐显,范围竟延展三尺有余。

“不是偶然沾染。”楚红袖检查后道,“是预先涂抹,遇热即燃。”

“他们已进来过。”陈墨道,“而且,不止一次。”

他转身下令:“从今日起,所有建材入仓前必经火油检测。楚红袖,你带人在主台地下埋设双层竹管,一旦检测到硫磺挥发,立即示警。”

傍晚收工时,一名工匠在拆除旧墙,从夹缝中掏出一包油布包裹的黑炭块。陈墨接过,掰开一角,内里掺有硝石粉末。

他将炭块放入陶罐,密封后交予慕容雪:“存入地窖,标记‘展用燃料’,放在最显眼处。”

入夜,他独坐书房,取出青铜腰牌,打开夹层。金穗稻种子完好,硝酸甘油小瓶未动。他合上腰牌,放在灯下。火光透过缝隙,在墙面投出一道细长的影。

窗外传来脚步声,柳如烟步入,递上一份名录:“教坊司线报,那疤面汉子今晨去了城南火油铺,买了五斤‘灯油’,用的是李氏旧仆的印鉴。”

陈墨接过名录,未看便搁下。他从袖中取出那半截火绳,平放在案上。火绳末端焦黑,中间一段却保存完好,纤维整齐,显然是特意截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