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京畿瘟疫疑云起,新政遇阻民心摇
深秋的京城,本该是金风送爽、五谷丰登的时节,却被一股莫名的恐慌笼罩。自林微从昆仑山归来不过半月,京郊的几个村落突然爆发了怪病,患者先是发热咳嗽,浑身乏力,不出三日便会皮肤溃烂,呼吸困难,最终不治身亡。
消息如同长了翅膀,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。起初,百姓们还只是私下议论,可随着患病的人越来越多,甚至有患者流入城中,恐慌便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。
“听说了吗?京郊李家村一天就死了五个人!那病太邪门了,沾上就没救!”
“我邻居家的小子,前几日去了趟京郊,回来就发热了,现在躺在床上奄奄一息,大夫都束手无策!”
“这肯定是报应啊!林大人推行什么‘摊丁入亩’,触动了祖宗的根基,又跑去昆仑山乱动封印,神灵发怒了,才降下这场瘟疫惩罚我们!”
类似的流言在京城四处散播,背后隐约有推手在暗中煽动。魏庸的残余党羽和暗影阁的奸细趁机兴风作浪,将瘟疫与林微的新政、昆仑山之行绑定在一起,试图再次动摇民心,逼迫皇帝罢免林微。
一时间,城中人心惶惶,商铺关门,市集冷清,就连往日车水马龙的街道,也变得行人寥寥。不少百姓聚集在皇宫外和护河侯府前,哭喊着要求皇帝惩治林微,废除新政,以平息“神灵之怒”。
护河侯府内,林微正对着一幅京畿地图皱眉沉思。桌案上,堆放着各地送来的疫情奏报,每一份都触目惊心。短短十日,京郊五县已有上千人患病,三百余人死亡,而且疫情还在快速扩散,大有蔓延至全城的趋势。
“大人,这病太奇怪了。”太医院的院判李太医面色凝重地说道,“臣等诊治了数十位患者,发现这病既非风寒,也非疫毒,患者体内似乎有一种诡异的邪气,侵蚀五脏六腑,普通的汤药根本无法遏制。”
林微指尖划过地图上标记的疫情重灾区,心中隐隐有了猜测。这场瘟疫来得太过蹊跷,刚好在她推行“摊丁入亩”新政的关键时期爆发,而且症状诡异,不似自然发生的疫病,倒像是人为操控的邪术。
“李太医,患者的溃烂处,是否有黑色的纹路?”林微问道。
李太医一愣,随即点头:“是啊!林大人怎么知道?不少患者的溃烂处,确实有细微的黑色纹路,像是有虫子在皮下蠕动一般,诡异得很。”
林微心中一沉。果然和她想的一样,这根本不是普通的瘟疫,而是暗影阁搞的鬼!他们用邪术制造疫病,嫁祸新政,妄图颠覆朝堂。
“大人,外面的百姓闹得越来越凶了。”苏瑾急匆匆地走进来,脸上满是担忧,“丞相的残余党羽在人群中煽动,说只要罢免您,废除新政,瘟疫就会自动消失。现在皇宫外已经聚集了上万百姓,皇帝的压力很大。”
林微抬头看向苏瑾,眼中闪过一丝冷厉:“他们想让我妥协?不可能!新政关系到天下百姓的福祉,绝不能因为这些谣言就半途而废。而且,这瘟疫是人为造成的,我一定会找到破解之法。”
就在这时,宇文擎从外面进来,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风尘味。“微儿,我刚从京郊回来。”他走到林微身边,语气沉重,“疫情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,李家村和王家村已经被完全封锁,里面的百姓死伤过半,剩下的也都人心惶惶。而且,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疫情重灾区的水井和水源,都有淡淡的黑色雾气,像是被人下了毒。”
“水源被污染了?”林微心中一动,“这就对了!暗影阁的人一定是在水源中投放了某种邪物,才引发了这场‘瘟疫’。”
“可我们该如何破解?”苏瑾问道,“李太医他们都束手无策,普通百姓更是只能坐以待毙。再这样下去,用不了多久,整个京城都会被疫情笼罩。”
林微沉思片刻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:“我有办法。不过,需要李太医和太医院的各位太医配合。”她看向李太医,“李太医,我这里有一套‘家传的防疫之法’,可以试试能不能遏制疫情。首先,立刻封锁所有疫情重灾区,禁止人员进出;其次,组织人手,将所有患者集中隔离治疗;最后,寻找干净的水源,烧开后才能饮用,同时用艾草、菖蒲等草药熏洗房屋,消毒防疫。”
这些其实都是现代的防疫措施,林微将其包装成“家传秘术”,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。
李太医半信半疑,但事到如今,也没有更好的办法,只能点了点头:“好!臣这就去安排!”
“另外,”林微补充道,“我会配制一种药膏,涂抹在患者的溃烂处,可以缓解症状。再配制一种汤药,给健康的人服用,增强抵抗力,预防感染。”
她所说的药膏,是用现代医学知识,结合古代现有的草药配制而成。主要成分是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草药,再加入少量的硫磺(经过提纯处理),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。而汤药则是用黄芪、白术、防风等补气固表的草药制成,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。
然而,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。林微的防疫措施刚推行,就遇到了巨大的阻力。
一些被谣言蒙蔽的百姓,认为隔离患者是“将他们推向死亡”,拒绝配合;还有些人坚信瘟疫是神灵发怒,不肯饮用烧开的水,也不肯用草药熏洗房屋,反而聚集在一起祈祷祭祀,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。
更糟糕的是,朝堂上的一些老臣,也趁机向皇帝施压。他们联名上书,要求皇帝罢免林微,废除新政,还说林微的“防疫之法”是“妖术”,只会激怒神灵,让瘟疫更加严重。
皇帝坐在龙椅上,脸色阴晴不定。他既想相信林微,又担心百姓的情绪失控,引发暴乱。如果疫情真的蔓延到全城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陛下,林微的防疫之法毫无成效,反而让疫情越来越严重!”一位老臣出列,语气沉重,“如今百姓怨声载道,若再不惩治林微,废除新政,恐怕会引发民变啊!”
“是啊,陛下!”另一位老臣附和道,“女子干政,本就不祥,如今又引发瘟疫,这是上天给我们的警示!还请陛下三思!”
皇帝看着下方跪拜的一众老臣,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神色平静的林微,心中陷入了两难。
第二节玉佩通灵破邪术,内鬼现形朝堂震
林微知道,此刻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,只有用事实才能打破谣言,说服皇帝和百姓。
“陛下,各位大人,”林微出列,目光坚定地说道,“臣的防疫之法才推行不过两日,尚未见到成效,怎能说毫无用处?而且,这并非普通的瘟疫,而是有人用邪术操控的阴谋。若不查明真相,破解邪术,就算罢免了臣,废除了新政,瘟疫也不会消失,只会让更多的百姓死于非命!”
“你又在妖言惑众!”之前发难的老臣怒斥道,“明明是你触动神灵,才降下瘟疫,却偏偏说是有人搞鬼!林微,你还敢狡辩!”
“是不是狡辩,一试便知。”林微从怀中取出河灵玉佩,“此乃河伯赠予的神物,能感应邪祟之气。若真是神灵发怒,玉佩不会有任何反应;若真是有人用邪术搞鬼,玉佩定会发出警示。”
她说着,将玉佩高高举起。只见玉佩在大殿内的烛光下,散发着淡淡的绿光。起初,绿光还很微弱,但随着林微的指尖划过玉佩上的河纹,绿光越来越盛,最终形成一道光柱,直冲殿顶。
就在这时,玉佩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,绿光中浮现出一幅幅模糊的影像:一群穿着黑色斗篷的人,在京郊的水源地投放黑色的粉末,口中念念有词;随后,水源中冒出黑色的雾气,蔓延至各个村落;百姓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后,纷纷倒下……
影像虽然模糊,但足以让在场的人看清真相。大殿内一片哗然,之前发难的老臣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。
皇帝看着影像,龙颜大怒:“好胆!竟敢在京城使用邪术,残害百姓,嫁祸功臣!简直是无法无天!”
“陛下,这都是林微的妖术!她在欺骗陛下!”一位老臣还想狡辩。
“是不是妖术,问问太医院的李太医便知。”林微冷冷地说道,“李太医,您之前诊治患者时,是否发现他们体内有诡异的邪气?而且疫情重灾区的水源,是否有异常?”
李太医躬身道:“回陛下,林大人所言属实。患者体内的邪气诡异,非寻常疫毒可比。而且,臣派人查验过疫情重灾区的水源,发现水中确实含有一种不明的黑色物质,正是这种物质导致了疫病的爆发。”
真相大白!大殿内的老臣们再也无话可说,那些之前联名上书的官员,纷纷低下头,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。
皇帝看着这些官员,心中怒火中烧:“你们这些人,不思为国分忧,反而听信谣言,勾结奸佞,陷害功臣!若不是林微拿出证据,朕险些被你们蒙骗!”
就在这时,林微突然开口:“陛下,臣还有一事要奏。这场瘟疫,并非暗影阁一人所为,朝堂上,还有他们的内应。”
“哦?”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警惕,“林微,你可有证据?”
“臣有。”林微点头,“臣在推行防疫措施时,发现总有消息提前泄露给暗影阁的奸细,导致我们的行动屡屡受阻。而且,之前联名上书的官员中,有几人与魏庸的关系密切,还曾暗中与暗影阁的人有过接触。”
她说着,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和几封书信,递给皇帝:“陛下,这是臣查到的证据。这些官员,表面上反对新政,实则是暗影阁的内应,他们与暗影阁勾结,策划了这场瘟疫,妄图颠覆朝堂。”
皇帝接过名单和书信,越看脸色越沉。名单上的官员,大多是朝中的老臣,有些甚至还是他十分信任的人。书信中详细记录了他们与暗影阁勾结的证据,包括如何散布谣言、如何泄露消息、如何阻挠防疫等。
“好!好一个暗影阁!好一群卖国求荣的奸贼!”皇帝气得浑身发抖,将名单和书信狠狠摔在地上,“来人!将名单上的官员全部拿下,打入天牢,严加审讯!彻查他们与暗影阁的勾结之事,绝不姑息!”
“陛下英明!”林微躬身道。
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,那些没有被列入名单的官员,纷纷低下头,心中暗自庆幸,同时也对林微的手段感到敬畏。他们没想到,林微不仅破解了瘟疫的阴谋,还揪出了朝堂上的内鬼,手段之高明,心思之缜密,实在令人惊叹。
退朝之后,林微、宇文擎和苏瑾一同走出紫宸殿。
“微儿,你真是太厉害了!不仅破解了瘟疫的阴谋,还揪出了朝堂上的内鬼,这下看谁还敢阻挠新政!”苏瑾兴奋地说道。
林微却摇了摇头:“这只是开始。暗影阁的势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,朝堂上的内鬼虽然被揪出,但暗影阁的主力还在,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。而且,西域的密信上说,暗影阁的首领‘夜尊’即将在西域召开大会,召集各方势力,商议攻打大胤的事宜。我们必须尽快前往西域,阻止他们的阴谋。”
“可京城的瘟疫还没有完全控制住,你现在离开,会不会有危险?”宇文擎担忧地说道。
“放心吧,防疫措施已经推行,药膏和汤药也已经配制完成,交给李太医和信任的官员处理,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。”林微说道,“而且,京城的内鬼已经被揪出,朝堂局势暂时稳定,我们可以放心前往西域。”
就在这时,林微的贴身侍女匆匆跑来,神色慌张:“大人,不好了!苏公子的商队在西域出事了!”
第三节西域急报催行程,古镇奇遇获神弓
苏瑾心中一惊,连忙接过侍女递来的密信。信是他在西域的商队首领发来的,上面写着:商队在前往西域古国楼兰的途中,遭遇暗影阁的袭击,货物被劫,人员伤亡惨重。而且,暗影阁的人似乎在寻找一件上古神物,据说这件神物能增强暗影阁的邪术力量,他们已经在楼兰古城附近展开了大规模的搜寻。
“暗影阁的人在找上古神物?”林微眉头一皱,“难道是和黑水神、河灵玉佩类似的东西?”
“很有可能。”宇文擎说道,“西域自古便是多民族聚居之地,流传着许多上古传说,或许真的有什么神物存在。暗影阁的人想要得到神物,增强自己的力量,然后攻打大胤。”
苏瑾的脸色十分难看:“我的商队在西域经营多年,人脉广,消息灵通,暗影阁的人肯定是想通过商队找到神物的下落。现在商队被袭,恐怕神物的消息已经泄露,我们必须尽快赶到西域,阻止他们!”
林微点了点头:“事不宜迟,我们立刻出发!”
当天下午,林微、宇文擎和苏瑾便带着精锐护卫队,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途。队伍浩浩荡荡,一路向西,昼夜兼程。
沿途的风景渐渐变得荒凉,从繁华的中原腹地,到戈壁沙漠,再到连绵的雪山,气候也越来越恶劣。但众人心中都明白,此行关系重大,容不得半点耽搁。
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,队伍终于进入了西域的地界,抵达了一座名为“流沙古镇”的小城。这座古镇位于楼兰古城的必经之路,是西域重要的交通枢纽,也是苏瑾商队的重要据点之一。
然而,当众人抵达古镇时,却发现这里一片死寂。街道上空无一人,商铺关门闭户,房屋破败不堪,仿佛经历了一场浩劫。
“怎么回事?之前商队发来的消息说,古镇还是好好的,怎么会变成这样?”苏瑾心中一紧,立刻让人四处探查。
探查的护卫很快回来禀报:“大人,古镇里的百姓都不见了,只在一些房屋里发现了打斗的痕迹和少量的血迹。而且,我们在古镇中心的广场上,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祭坛,祭坛上刻着诡异的符文,像是暗影阁的祭祀场所。”
林微、宇文擎和苏瑾立刻前往古镇中心的广场。果然,广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石制祭坛,祭坛上刻满了黑色的符文,符文之间还残留着淡淡的黑色雾气,散发着诡异的气息。祭坛周围,散落着一些破碎的衣物和兵器,显然这里曾发生过激烈的战斗。
“暗影阁的人来过这里。”林微蹲下身,仔细查看祭坛上的符文,“这些符文和京郊水源地发现的符文一模一样,都是用来施展邪术的。看来,他们在这里也进行了祭祀,而且可能已经找到了神物的线索。”
就在这时,林微怀中的河灵玉佩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绿光,玉佩上的河纹流转,指向古镇西侧的一座雪山。
“玉佩有反应了!”宇文擎眼中一亮,“神物一定在那座雪山上!”
众人立刻朝着雪山的方向前进。雪山终年积雪,地势险要,道路崎岖难行。但众人没有丝毫退缩,一路攀爬,终于在傍晚时分,抵达了雪山半山腰的一处山洞前。
山洞洞口被一块巨大的岩石堵住,岩石上刻着与祭坛上类似的符文。玉佩的绿光越来越盛,显然神物就在山洞之中。
“神物一定在里面!”苏瑾说道,“我们赶紧把岩石移开!”
护卫队立刻上前,想要推开岩石。但岩石太过巨大,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也只挪动了一丝缝隙。
“等等。”林微阻止了众人,“岩石上的符文是封印符文,强行推开可能会引发机关,或者释放出里面的邪物。”
她走到岩石前,将河灵玉佩贴在符文上。玉佩的绿光与符文相互感应,发出强烈的光芒。片刻后,符文上的黑色雾气渐渐消散,岩石缓缓地向一侧移动,露出了山洞的入口。
山洞内漆黑一片,弥漫着淡淡的寒气。林微让人点燃火把,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。山洞很深,蜿蜒曲折,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,前方终于出现了光亮。
众人加快脚步,走出了山洞。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。
山洞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山谷,山谷中央有一座高耸的石台,石台上插着一把巨大的弓箭。弓箭通体银白色,弓身上刻着繁复的龙纹,箭筒里插着九支羽箭,羽箭上闪烁着淡淡的金光。石台周围,环绕着一圈清澈的泉水,泉水旁生长着许多奇花异草,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