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凤啼权巅:穿越女的帝王攻略 > 第297章 四民平等,权倾朝野

第297章 四民平等,权倾朝野(1 / 2)

第一节新政初推,朝堂惊雷

冬雪初降,覆盖了京城的琉璃瓦,太和殿内却暖意融融,气氛却比盛夏的雷雨前还要压抑。林微身着正一品定国护民大臣的绯红官袍,手持一卷烫金册页,立于殿中,目光平静地扫过阶下的文武百官。册页上“士农工商平等策”七个大字,犹如惊雷,在百官心中炸开。

“皇上,各位大人,”她的声音清越,穿透了殿内的死寂,“自上古以来,民为邦本。然传统‘士农工商’尊卑有序之说,实为桎梏。士人垄断仕途,农人辛劳却薄利,工者技艺难扬,商者逐利却遭鄙夷。如今‘摊丁入亩’已见成效,百姓温饱初定,当推‘四民平等’之策,破除尊卑壁垒:士人科举不再垄断,农、工、商子弟皆可应试;工商从业者免缴苛捐杂税,其技艺、商铺受朝廷保护;鼓励工匠革新技艺,商人流通物资,与农人耕作、士人理政同等有功于国。”

她手中的册页,实则是用现代统计方法整理的“四民民生册”——苏瑾提供的全国商户数据、工坊就业人数、工商税收占比,以及各地劝农官上报的农人增收情况,清晰标注了工商发展对国家财政、百姓就业的巨大贡献,被她包装成“上古先贤传下的民生宝典”。

话音未落,殿内已响起一片倒抽冷气之声。前朝遗老、现任太傅陈敬之拄着拐杖,颤巍巍地出列,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抖动:“皇上!万万不可!‘士农工商’尊卑有序,乃是天道伦常,祖制传承!林微此策,颠倒乾坤,混淆尊卑,必引得天怒人怨,动摇国本!士人乃国之栋梁,工商不过是逐利之徒,岂能与士人平起平坐?”

陈敬之是京城顶级士族陈氏的族长,家族世代为官,垄断了多地的科举名额,“四民平等”直接触碰了陈氏的核心利益。他一开口,立刻有数十位大臣附和,皆是出身世家大族、靠科举入仕的官员。

“陈太傅所言极是!”吏部尚书李嵩出列,“农工商子弟学识浅薄,岂能入仕为官?这会玷污朝堂清誉,让天下读书人寒心!”

“林大人此举,分明是偏袒工商,打压士人!”御史中丞王彦高声道,“苏瑾乃是天下首富,商户之首,林大人与他过从甚密,怕是收了他的好处,才推行此策,为商户谋利!”

林微冷冷地看着这些义愤填膺的大臣,心中冷笑。他们口中的“祖制”“伦常”,不过是维护自身特权的遮羞布。士族垄断仕途,导致人才凋零;轻视工商,使得技艺停滞,物资流通不畅,百姓就业艰难。这些弊端,早已积重难返。

“各位大人,”林微上前一步,目光锐利如刀,“你们口口声声说士人是国之栋梁,可如今朝堂之上,有多少士人尸位素餐,欺压百姓?又有多少农工商子弟身怀绝技,却因出身被埋没?”

她展开“四民民生册”,递到皇上面前:“皇上请看,苏瑾所领商户,遍布天下,年缴赋税占全国三成,养活工匠、脚夫数十万;江南织造工坊,革新织布之术,所产布匹不仅供国内所需,还远销海外,为国家赚取白银百万两;青州农人,因工商发展,农产品有了销路,收入较往年翻了一倍。这些农工商从业者,哪一个不是在为国家做贡献?哪一个比士人低贱?”

皇上接过册页,仔细翻阅着,脸上露出沉吟之色。册页上的数据详实,案例具体,甚至标注了每一处工坊、商户的位置和贡献,由不得他不信。

“陈太傅,李尚书,”皇上的声音打破了沉寂,“林大人所言,并非没有道理。如今国家虽安,但民生仍需改善。若能破除尊卑壁垒,让农工商子弟也能为国效力,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
“皇上!”陈敬之急道,“祖制不可违啊!尊卑有序乃是立国之本,一旦打破,天下必将大乱!”

“祖制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”林微反驳道,“当年先帝开国,不拘一格降人才,才有了如今的盛世。如今时代变迁,若一味墨守成规,只会让国家停滞不前。陈太傅口口声声说为了国家,可您陈氏家族,垄断科举名额,族中子弟无需苦读便可入仕,而真正有才华的农工商子弟,却报国无门。这难道就是您所说的‘立国之本’?”

陈敬之脸色煞白,浑身颤抖:“你……你血口喷人!”

“是不是血口喷人,皇上一问便知。”林微说道,“臣恳请皇上派人核查,各州府科举名额是否被士族垄断,农工商子弟应试是否遭刁难。若情况属实,便可知‘尊卑有序’不过是士族谋取私利的工具!”

皇上点点头:“准奏!朕即刻派大理寺和御史台联合核查此事!”

陈敬之等人脸色更加难看,却再也不敢反驳。他们知道,科举垄断是士族的通病,一旦核查,必然会露出马脚。

然而,林微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士族绝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,更大的风暴,还在后面。

第二节士族勾结,藩王逼宫

“四民平等”新政即将推行的消息传出,京城乃至全国的士族都炸开了锅。他们纷纷聚集,商议对策,最终推举陈敬之为首,暗中联络各地藩王,意图联手施压,逼迫皇上废除新政。

镇守西南的靖南王宇文拓,是皇上的弟弟,手握重兵,一直觊觎皇位。他与陈氏家族有联姻之亲,自身也占有大量土地和工坊,“四民平等”新政不仅会让他失去士族的支持,还会影响他的经济利益。接到陈敬之的密信后,他立刻响应,以“巡视边境”为由,调动三万大军,向京城方向移动,同时上书皇上,直言“四民平等”新政“动摇国本,引发民怨”,恳请皇上废除新政,诛杀“妖女林微”。

与此同时,镇守北方的定北王、镇守江南的南平王也纷纷上书,虽未明言反对新政,却都以“边境不稳”“地方不宁”为由,请求皇上“三思而后行”,实则是在响应靖南王的施压。

一时间,京城内外人心惶惶。三藩王手握重兵,若是联手发难,后果不堪设想。朝堂上,陈敬之等人更是趁机煽风点火,每日上朝都跪在殿外,请求皇上废除新政,诛杀林微,否则“三藩兵临城下,国将不国”。

太和殿内,皇上看着三藩王的奏折,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他没想到,一个“四民平等”新政,竟然引发了如此大的动荡。

“皇上,三藩王手握重兵,不可小觑啊!”陈敬之跪在殿中,声泪俱下,“林微妖女,蛊惑皇上,推行逆政,引得天下士族不满,三藩王震怒。若再不废除新政,诛杀林微,一旦三藩兵临城下,我朝将万劫不复!”

“是啊,皇上!”李嵩等人纷纷附和,“林微不过是一女子,却野心勃勃,妄图颠覆祖制,动摇国本。为了国家安危,恳请皇上忍痛割爱,诛杀林微,废除新政!”

林微站在殿中,神色平静,心中却早已波涛汹涌。她没想到,士族竟然会勾结藩王,以兵变相威胁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朝堂之争,而是关乎国家安危的生死较量。

“皇上,”林微上前一步,目光坚定,“三藩王此举,名为反对新政,实则是觊觎皇位,意图谋反!他们与士族勾结,以‘祖制’为幌子,行叛乱之实。若皇上此时屈服,废除新政,诛杀于臣,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,日后必然会得寸进尺,图谋篡位!”

“妖女!你休要血口喷人!”陈敬之厉声喝道,“三藩王忠心耿耿,岂会谋反?分明是你推行逆政,逼得他们不得不出面劝阻!”

“忠心耿耿?”林微冷笑一声,“靖南王调动大军,向京城移动,这是忠心耿耿?定北王、南平王呼应造势,这是忠心耿耿?他们若是真的忠心,就应该支持皇上的决策,维护国家稳定,而不是勾结士族,以兵变相威胁!”

宇文擎上前一步,挡在林微身边,沉声道:“皇上,臣愿领兵前往边境,震慑三藩王!若他们敢有异动,臣定能将其平定!”

皇上看着宇文擎,又看了看林微,心中犹豫不决。他知道林微所言有理,三藩王确实野心勃勃,但他们手握重兵,若是真的兵变,朝廷未必能稳操胜券。而废除新政,诛杀林微,又会让天下百姓心寒,失去民心。

就在这时,一名太监匆匆跑了进来,高声道:“启禀皇上,城外有数十万百姓和商户聚集,手持横幅,请求皇上支持‘四民平等’新政,诛杀勾结藩王的乱臣贼子!”

“什么?!”皇上和众臣都惊呆了。

林微心中一暖。她知道,这是苏瑾的功劳。他联合了全国的商户和支持新政的百姓,在京城自发请愿,用民心向背,为她和新政保驾护航。

“皇上,您看到了吗?”林微高声道,“百姓和商户都支持新政,他们知道,新政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!而那些反对新政的,不过是士族和野心勃勃的藩王!民心所向,天命所归!皇上若是顺应民心,推行新政,定能得到百姓的拥护,国家也会更加稳定;若是屈服于士族和藩王的压力,废除新政,诛杀于臣,只会失去民心,让国家陷入动荡!”

皇上站在殿门口,看着城外黑压压的百姓和商户,他们高举着“支持四民平等”“诛杀乱臣贼子”的横幅,高声呼喊,声音震耳欲聋。他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,也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
“陈敬之!”皇上的声音冰冷,“你勾结藩王,意图谋反,罪大恶极!即刻免去你的太傅之职,交由大理寺审讯!李嵩等人,附和乱臣,扰乱朝堂,一律贬为庶民,流放边疆!”

“皇上!臣冤枉啊!”陈敬之哭喊着,却被侍卫们死死地按住,拖了下去。

李嵩等人也吓得魂飞魄散,纷纷磕头求饶,却也难逃被流放的命运。

解决了朝堂上的反对者,皇上转向宇文擎和林微:“宇文擎,朕命你即刻领兵前往西南,震慑靖南王,若他敢有异动,即刻出兵平叛!林微,朕命你全权负责推行‘四民平等’新政,同时彻查士族与藩王勾结的证据,务必将所有乱党一网打尽!”

“臣遵旨!”宇文擎和林微跪倒在地,磕头谢恩。

第三节内外困局,民心为盾

宇文擎领兵出征后,林微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政推行和彻查勾结证据的工作中。然而,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。

陈敬之虽被审讯,但陈氏家族的势力庞大,遍布朝堂和地方,他们暗中阻挠新政推行,散布谣言,说林微“勾结商户,意图谋反”“四民平等是亡国之策”,让不少百姓和官员产生了动摇。

靖南王宇文拓见皇上没有废除新政,反而诛杀了陈敬之等人,心中大怒,立刻停止了向京城移动的军队,转而在西南边境制造事端,攻打周边的小部落,然后嫁祸给朝廷,说朝廷推行新政,导致边境不稳,部落叛乱,以此逼迫皇上废除新政。

同时,他还暗中联络陈氏家族的残余势力,让他们在京城制造混乱,刺杀推行新政的官员,烧毁工坊和商铺,试图引发民怨,让皇上不得不废除新政。

京城内,接连发生了几起官员被刺杀、工坊被烧毁的事件,人心惶惶。不少商户因为害怕,纷纷关闭了商铺,百姓们也因为谣言,对新政产生了疑虑。

林微看着眼前的困境,心中焦急万分。她知道,若是不能尽快稳定局势,彻查凶手,新政很可能会半途而废,宇文擎在边境也会陷入被动。

“主子,怎么办?陈氏余党和靖南王的人处处作梗,新政推行受阻,百姓和商户也开始动摇了。”青黛看着林微,担忧地说道。

林微沉思片刻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:“越是困难,我们越不能退缩。陈氏余党和靖南王的人之所以敢如此嚣张,就是想让我们知难而退。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,将凶手绳之以法,同时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政的好处,稳定民心。”

她立刻召集了玄甲卫统领秦风和大理寺卿,召开紧急会议。

“秦风,你立刻带领玄甲卫,加强京城的安保,保护推行新政的官员和商户的安全,同时彻查刺杀官员、烧毁工坊的凶手,务必在三日内查明真相。”林微命令道。

“是,大人!”秦风立刻领命而去。

“大理寺卿,你负责审讯陈敬之,让他供出陈氏家族与靖南王勾结的所有证据,包括他们的联络方式、资金往来、叛乱计划等。”林微继续说道,“若是他不肯招供,就用我之前给你的‘辨伪秘术’,让他无所遁形。”

林微口中的“辨伪秘术”,实则是现代的刑侦手段,包括指纹鉴定、笔迹鉴定、心理审讯等。她将这些方法包装成“上古传下的断案秘术”,教给了大理寺卿,用来审讯犯人,屡试不爽。

“是,林大人!”大理寺卿也领命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