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凤啼权巅:穿越女的帝王攻略 > 第217章 宫议舌战守旧臣,凤泽援云破谣言

第217章 宫议舌战守旧臣,凤泽援云破谣言(1 / 2)

一、紫宸殿舌战,旧臣阻政

晨曦穿透皇宫的琉璃瓦,将紫宸殿内的金砖镀上一层暖光。林微穿着一身石青色的王妃朝服,裙摆绣着暗纹凤鸟,乌发间簪着一支赤金点翠凤簪——这是宇文擎特意让人赶制的,既符合王妃规制,又暗合“凤主”的身份。她站在宇文擎身侧,看着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,心里虽有紧张,却更多是沉稳。

“陛下,云中郡战后安置,臣以为当优先修缮城墙,增派驻军,以防匈奴再次来犯。”兵部尚书率先出列,捧着奏折躬身说道,“所需粮草、军械,可从国库调拨,再让各州县分摊,一月内即可完成筹备。”

他话音刚落,礼部尚书周显立刻出列反驳:“尚书大人此言差矣!云中郡百姓历经战乱,早已民不聊生,此时应先安抚百姓,发放粮款,而非一味增兵——只是这粮款数额巨大,国库空虚,恐难支撑。”

两人各执一词,朝堂上顿时争论起来。皇帝坐在龙椅上,脸色微沉,咳嗽一声:“众卿莫急,朕召你们来,是想听听永宁王妃的意见。王妃前日平定京城叛乱,又设立粥棚救济百姓,颇有章法,想来对安置之事,也有见解。”

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林微身上。周显眉头一皱,上前一步:“陛下,臣有异议!”他看向林微,语气带着不屑,“王妃虽为女子,却掌王府中馈,已是逾矩;如今又要插手朝堂政务,更是违背‘女子不得干政’的祖制!云中郡安置乃国家大事,岂能让一介妇人置喙?”

这话像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湖面,殿内顿时安静下来。不少保守派大臣纷纷点头,看向林微的眼神充满了质疑。宇文擎立刻上前一步,挡在林微身前:“周大人此言谬矣!王妃虽为女子,却有经天纬地之才——前日若不是王妃识破三皇子阴谋,平定叛乱,恐怕陛下和众卿,此刻还在受反贼胁迫!论功绩,王妃不输任何男儿,为何不能参与议事?”

“王爷此言,是在强词夺理!”周显毫不退让,“祖制就是祖制,岂能因一时功绩而废?若女子皆可干政,那我大启的礼法何在?纲常何在?”

林微轻轻拉了拉宇文擎的衣袖,示意他稍安勿躁。她走出一步,目光扫过殿内大臣,声音清亮:“周大人说我‘女子干政’,违背祖制,可祖制也说‘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’。如今云中郡百姓流离失所,若不能及时安置,恐生民变,到时候危及的,是大启的江山社稷——难道为了所谓的‘祖制’,就要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,看着江山动摇吗?”

周显被问得一噎,随即又道:“王妃有仁心是好,但安置百姓需懂政务、知民生,你一个深居王府的妇人,岂能知晓边关疾苦?怕是只会纸上谈兵,误了大事!”

“周大人若不信,可听我细说安置之法。”林微不卑不亢,“其一,分粮到户,按人口定量发放,避免囤积浪费;其二,设立‘医庐’,为受伤百姓诊治,防止疫病传播;其三,组织百姓修缮房屋,重建家园,给予工钱,让百姓有饭吃、有活干;其四,选拔当地贤能,协助官府管理,稳定民心。这四项,若能落实,不出三月,云中郡便可恢复生机。”

她的话条理清晰,句句切中要害,殿内不少大臣都暗暗点头。周显却依旧不服:“说得轻巧!分粮需要粮,设医庐需要药,给工钱需要钱,这些都从哪里来?国库早已空虚,难道要让王爷和王妃掏私产不成?”

“私产可补一时之需,却非长久之计。”林微看向皇帝,“臣妇愿捐出王府半年月例,苏瑾公子也愿捐银五十万两,暂解燃眉之急。同时,臣妇建议推行‘粮盐互易’之法——让云中郡百姓以粮换盐,再将粮食转运到边关,既解决百姓缺盐之苦,又能为驻军提供粮草,一举两得。”

这“粮盐互易”其实是现代的“以物易物”经济模式,林微将其包装成“凤族秘典中的济世之策”,既符合古代语境,又能解决实际问题。皇帝眼前一亮,看向丞相:“丞相以为此法如何?”

丞相躬身回道:“陛下,王妃之法兼顾民生与军务,实为良策!苏瑾公子财力雄厚,王府又愿捐资助阵,臣以为可行。”

周显还想反驳,却被皇帝抬手制止:“好了,此事就按王妃之意办。宇文擎,你负责统筹军务;林微,你负责协调粮药与民生安置,朕命你为‘凤泽援云使’,可调动京中部分资源,遇事可直接奏报。”

“臣(臣妇)遵旨!”宇文擎和林微齐声应道。周显脸色铁青,却不敢再言,只能愤愤地退到一旁。

二、凤镜示警,疫兆隐现

离开皇宫,马车行驶在回宫的路上。林微靠在车壁上,轻轻抚摸着腰间的凤镜——刚才在殿内,凤镜就隐隐发热,此刻更是烫得厉害,镜面里还隐约映出模糊的画面。

“怎么了?凤镜又有异动?”宇文擎注意到她的异样,握住她的手问道。

林微点头,将凤镜从腰间取下,放在掌心。镜面光芒渐盛,模糊的画面变得清晰:云中郡城外的流民安置点,数十个百姓躺在草席上,面色潮红,呼吸困难,旁边的水桶里漂浮着黑色的絮状物;不远处的粮囤旁,几个士兵正将发霉的粮食往锅里倒,周围的百姓虽然饥饿,却没人敢上前……

“是瘟疫!还有霉变的粮食!”林微脸色骤变,“云中郡的安置点已经出现疫病,而且粮食还发了霉,再这样下去,会有更多百姓丧命!”

宇文擎也皱起眉头:“我昨日才收到云中郡守将的奏折,说安置点一切安好,怎么会突然出现这种事?难道是有人隐瞒不报?”

“很有可能。”林微沉声道,“三皇子的余党不仅在京城作乱,在云中郡肯定也有残留,他们故意隐瞒疫病和粮荒,就是想让安置之事失败,再嫁祸到我们头上,动摇陛下对我们的信任。”

马车刚到王府门口,苏瑾就匆匆赶来,手里拿着一封密信:“王爷,王妃!云中郡传来急报,安置点出现不明疫病,已有上百人染病,粮囤里的粮食也有三成发了霉,守将怕担责,一直隐瞒,直到今日才有人偷偷送信出来!”

“果然如此!”林微将凤镜映出的画面告诉苏瑾,“我们必须立刻行动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苏兄,你能不能尽快调集一批药材和干净的粮食,运往云中郡?”

“药材和粮食没问题,”苏瑾点头,“我在京郊有个药仓,里面有不少治疗伤寒、瘟疫的药材,粮食也能从我的粮庄调拨。只是云中郡路途遥远,运送需要时间,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。”

林微思索片刻,眼睛一亮:“京郊也有流民安置点,是之前为了安置京城战乱中的流民设立的,不如我们先在京郊的安置点试行防治之法,既能救急,也能积累经验,再将方法传到云中郡,让他们照做。”

“好主意!”宇文擎赞同,“我这就派人去通知京郊安置点,让他们做好准备。微儿,你需要什么,尽管开口。”

“我需要石灰、烈酒、艾草,还有一些干净的麻布。”林微说,“另外,还要麻烦张嬷嬷挑选几个细心的丫鬟,跟着我去安置点帮忙。”

这些东西看似普通,却是林微用来制作“消毒物资”的关键——石灰可以消毒地面,烈酒可以擦拭器具,艾草可以熏蒸驱蚊(减少病菌传播),麻布则可以制作简易口罩。她将这些方法包装成“凤族净化术”,说是能“驱邪除疫,净化浊气”,这样既能让百姓接受,又能避免暴露现代知识。

三、流言再起,民心惶惶

次日清晨,林微带着丫鬟和物资,来到京郊的流民安置点。安置点设在一片空地上,数十顶破旧的帐篷排列得杂乱无章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——有汗臭、霉味,还有淡淡的血腥气。几个染病的流民躺在帐篷外的草席上,脸色潮红,不时咳嗽,他们的家人围在一旁,脸上满是绝望。

“王妃娘娘来了!”有人认出林微,高声喊道。流民们纷纷围过来,眼神里充满了期待。

林微走到染病的流民身边,蹲下身,用干净的麻布擦了擦一个老妇人的额头,又摸了摸她的脉搏——根据现代医学知识,这是典型的伤寒症状,由细菌引起,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传播。她站起身,对周围的流民说:“大家别怕,我带来了‘凤族净化术’,可以治好疫病,还大家一个干净的安置点。”

她让丫鬟们将石灰撒在安置点的各个角落,尤其是厕所和污水沟附近;将烈酒倒在陶罐里,用麻布蘸着擦拭帐篷的内外;再将艾草点燃,放在每个帐篷里熏蒸。同时,她还让人挖了几个深坑,将发霉的粮食和垃圾埋进去,用石灰覆盖,防止病菌扩散。

流民们虽然半信半疑,但看到林微亲自动手,也纷纷跟着帮忙。就在安置点的环境渐渐改善时,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突然冲进人群,高声喊道:“大家别信她!这根本不是什么净化术,是妖术!我邻居家的孩子,就是被这种妖术害死的!”

“是啊!”另一个汉子附和道,“她用的石灰和烈酒,都是有毒的!你们没看到吗?撒了石灰的地方,草都死了!这是想把我们都毒死啊!”

这几个汉子是三皇子的余党,受京中余党的指使,特意来安置点散布谣言。他们的话瞬间点燃了流民的恐慌,有人开始往后退,有人甚至捡起石头,想要砸向林微带来的物资。

“你们胡说!”晚晴气得脸色发白,“王妃娘娘是真心想救大家,怎么会害你们?”

“是不是真心,可不是你们说了算!”为首的汉子冷笑,“要是这方法真有用,为什么云中郡的人还在死?我看你们就是想骗我们,等我们都被毒死了,再把我们的土地抢走!”

流民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,几个染病流民的家人甚至跪下来,哭喊道:“王妃娘娘,求您别再用妖术了,救救我们的家人吧!”

林微站在原地,心里虽急,却强迫自己冷静。她知道,此刻争辩无用,只有用实际效果才能让百姓信服。她看向人群中的一个老郎中——这是安置点的赤脚医生,之前一直在为染病流民诊治,却毫无效果。